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性对隔震结构减震性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课题的背景第11-13页
     ·隔震装置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第11-12页
     ·隔震结构相比传统抗震结构的优点第12-13页
   ·课题来源第13页
   ·基础隔震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基础隔震体系的基本理论第14-28页
   ·引言第14页
   ·基础隔震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4-15页
   ·基础隔震的工作原理第15-16页
     ·反应谱原理第15-16页
     ·能量原理第16页
   ·铅芯橡胶支座的构造及功能第16-21页
     ·铅芯橡胶的构造第17-18页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工作原理第18-19页
     ·铅芯橡胶支座的动力特性第19页
     ·铅芯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第19-20页
     ·铅芯橡胶支座的设计参数第20-21页
   ·铅芯橡胶支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2页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简介第22-24页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系统的基本原理第22-23页
     ·铅芯橡胶支座隔震技术的成熟程度第23-24页
   ·隔震结构的基本方案第24-27页
     ·是否采用隔震技术第24-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分析方法及有限元模型第28-33页
   ·时程分析方法第28页
   ·时程分析法的主要步骤第28-29页
   ·运动方程的建立第29-30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类型及参数分析第33-38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性类型第33-34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结构现场图片汇总第34-35页
   ·隔震结构的隔震目标和层间位移限值第35-36页
   ·影响结构响应参数分析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工程实例分析第38-60页
   ·工程实例第38-40页
     ·工程概况第38页
     ·结构参数及有限元模型第38-39页
     ·隔震目标及隔震方案第39页
       ·隔震目标第39页
       ·隔震方案第39页
     ·隔震支座的选取第39页
     ·隔震支座的布置第39-40页
       ·隔震支座平面布置第39页
       ·隔震支座竖向位置第39-40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40页
     ·地震波输入时间第40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类型 1:结构电梯井接地第40-43页
     ·加速度对比第41-43页
     ·层间位移对比第43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类型 2: 结构避雷针接地第43-46页
     ·加速度位移对比第44-45页
     ·层间位移对比第45-46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类型 3: 结构墙裙与主体结构相连第46-49页
     ·层间位移对比第47-48页
     ·层间位移对比第48-49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类型 4: 地下管道未安置软管第49-52页
     ·加速度对比第50-51页
     ·层间位移对比第51-52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类型 5: 室外楼梯接地第52-55页
     ·加速度对比第53-54页
     ·层间位移对比第54-55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类型 6: 无障碍通道与结构主体相连第55-57页
     ·加速度对比第55-56页
     ·层间位移对比第56-57页
   ·隔震层构造不规范类型 7: 结构外墙堆放杂物(砖堆)第57-58页
     ·加速度对比第57-58页
     ·层间位移对比第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6章 钢管刚度检测实验第60-64页
   ·实验方案第61页
   ·实验步骤第61页
   ·实验过程及结果第61-62页
   ·结论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页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致谢第69-71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层门架加固方案理论分析与加固效益比较
下一篇: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与减震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