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工作流及其管理系统概述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10页 |
1.2 工作流管理是现代企业信息管理的共性技术 | 第10-13页 |
1.2.1 工作流管理ERP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2 工作流管理在PDM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2.3 工作流管理在BPR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 工作流管理是CSCW的核心技术 | 第13-16页 |
1.4 现有工作流系统的分类 | 第16页 |
1.5 国内外研究热点及现状 | 第16-21页 |
1.5.1 更灵活的过程模型 | 第17页 |
1.5.2 面向对象的WFMS | 第17-18页 |
1.5.3 智能化的WFMS | 第18页 |
1.5.4 对同步协作的支持 | 第18-19页 |
1.5.5 对移动用户的支持 | 第19页 |
1.5.6 基于WEB的WFMS | 第19-20页 |
1.5.7 分布式WFMS | 第20-21页 |
1.5.8 事务型WFMS | 第21页 |
1.5.9 工作流系统之间的互连 | 第21页 |
1.6 工作流管理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工作流基本概念、原理及标准 | 第23-45页 |
2.1 工作流及其有关定义 | 第23-25页 |
2.2 工作流参考模型 | 第25-28页 |
2.3 WFM标准化的需要 | 第28页 |
2.4 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 第28-45页 |
2.4.1 工作流执行服务 | 第29-30页 |
2.4.2 工作流引擎 | 第30-31页 |
2.4.3 同质和异质工作流执行服务 | 第31-33页 |
2.4.4 工作流控制、工作流相关及工作流应用数据 | 第33页 |
2.4.5 数据互换 | 第33-35页 |
2.4.6 过程定义接口功能 | 第35-37页 |
2.4.7 工作流客户功能 | 第37-39页 |
2.4.8 被调用应用程序接口功能 | 第39-41页 |
2.4.9 工作流协作 | 第41-43页 |
2.4.10 系统管理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基于PETRI网的工作流建模及仿真 | 第45-61页 |
3.1 PETRI网基本理论 | 第45-51页 |
3.1.1 基本概念 | 第45-50页 |
3.1.2 PETRI网特性分布 | 第50-51页 |
3.1.3 PETRI网系统优化技术 | 第51页 |
3.2 用PETRI网对工作流过程进行设计 | 第51-57页 |
3.2.1 工作流过程的PETRI网初步设计 | 第52-56页 |
3.2.2 工作流过程的PETRI网进一步处理 | 第56-57页 |
3.3 工作流网分析技术 | 第57-59页 |
3.3.1 可达树分析方法 | 第57-59页 |
3.3.2 矩阵分析方法 | 第59页 |
3.4 工作流PETRI网仿真 | 第59-61页 |
3.4.1 定性分析 | 第60页 |
3.4.2 数值分析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分布对象计算技术与CORBA规范 | 第61-74页 |
4.1 对象计算技术概述 | 第61-62页 |
4.2 分布式对象计算技术 | 第62-64页 |
4.3 CORBA的结构和特点 | 第64-74页 |
4.3.1 对象管理结构OMA模型 | 第64-66页 |
4.3.2 ORB的体系结构 | 第66-69页 |
4.3.3 CORBA与其他分布计算标准的比较 | 第69-71页 |
4.3.4 CORBA应用中的问题 | 第71-74页 |
第五章 系统结构设计及其实现 | 第74-87页 |
5.1 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74-78页 |
5.1.1 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74-77页 |
5.1.2 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 第77-78页 |
5.2 系统的实现 | 第78-87页 |
5.2.1 采用CORBA组件进行系统设计 | 第79-82页 |
5.2.2 本系统中涉及的有关概念 | 第82-83页 |
5.2.3 系统中对象的类型和相互之间的交互 | 第83-8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8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87页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