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体制论文

本溪市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8页
     ·国内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相关研究第12-14页
     ·国外银行业金融监管相关研究第14-18页
     ·简要评价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历史分析法第18-19页
     ·比较分析法第19页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第19页
     ·文献研究法第19页
     ·访谈法第19页
   ·创新点、重点及难点第19-21页
     ·创新点第19-20页
     ·重点及难点第20-21页
第2章 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基本理论概述第21-25页
   ·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的概念第21页
   ·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的要素第21-23页
     ·监管目标第21页
     ·监管主体第21页
     ·监管内容第21-23页
     ·监管手段第23页
   ·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24页
     ·系统风险理论第24页
     ·适度竞争理论第24-25页
第3章 本溪市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的现状第25-33页
   ·本溪市城市信用社的基本情况第25页
   ·本溪市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取得的成效第25-28页
     ·化解经营风险,保证良好运行第26页
     ·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框架已初步搭建第26-27页
     ·监管指标体系逐步完善第27-28页
   ·本溪市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中存在的缺陷第28-31页
     ·监管目标模糊不清第28页
     ·监管主体权责不明第28-29页
     ·监管内容狭窄第29页
     ·监管手段不完善第29-30页
     ·监管效率不显著第30页
     ·内控机制不健全第30-31页
   ·本溪市城市信用社金融监管缺陷的原因分析第31-33页
     ·法定职能交义,协调机制不健全第31页
     ·上级指令性任务多,缺乏针对性第31-32页
     ·监管理念滞后,思维固化第32页
     ·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创新第32页
     ·信用社发展缓慢,管理不规范第32-33页
第4章 对本溪市城市信用社实施有效监管的建议第33-43页
   ·更新监管理念,调整监管目标第33-34页
     ·确立以安全性、公平性、效率性为核心的监管目标第33页
     ·明确以"促进信用社健康发展"为根本的监管理念第33页
     ·加强学习,统一并内化监管认识第33-34页
     ·拓宽监管思路,有效地促进监管目标的实现第34页
   ·完善协调机制,明确监管职责第34-36页
     ·建立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第34-35页
     ·界定监管范围,明确监管职责第35页
     ·加强沟通,强化信息交流第35页
     ·逐渐强化银监分局的监管职能第35-36页
   ·明确监管重点,拓展监管内容第36-38页
     ·完善高级管理人员监管第36页
     ·根据风险状况实行差别管理第36-37页
     ·强化表外业务的监管第37页
     ·建立动态的监管指标体系第37-38页
   ·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监管手段第38-39页
     ·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第38页
     ·完善非现场监管手段第38页
     ·提高认识,健全电子化监管手段第38-39页
     ·结合实际,运用不同的监管手段第39页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约束机制第39-43页
     ·强化城市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建设第39-40页
     ·强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第40-41页
     ·完善权力制约机制第41-42页
     ·强化稽核监督,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稽核队伍第42-43页
第5章 结论第43-44页
   ·监管中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理念滞后第43页
   ·抓住监管要害,促进信用社自身建设第43页
   ·加速构建新的监管机制第43页
   ·论文的缺陷和不足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介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农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研究
下一篇:哲学视域下的金融创新合理化界限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