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已有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样本选择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重点和难点 | 第13-14页 |
·重点 | 第13页 |
·难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筹资机制的基本内涵 | 第14-23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涵义 | 第14页 |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概述 | 第14-18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基本内涵 | 第18-23页 |
·筹资政策 | 第18-19页 |
·筹资原则 | 第19-20页 |
·筹资主体 | 第20页 |
·筹资标准 | 第20-22页 |
·管理体制 | 第22-23页 |
第3章 筹资机制在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 第23-31页 |
·农民参合问题分析 | 第23-27页 |
·人口流动性大,筹资的时间、保障的空间错位 | 第26页 |
·乡村社会中信任机制的缺失,农民对制度的认同不足 | 第26-27页 |
·制度实施成本问题分析 | 第27-28页 |
·经济成本 | 第27-28页 |
·政治成本 | 第28页 |
·制度执行问题分析 | 第28-31页 |
·制度设计障碍 | 第30页 |
·制度认知障碍 | 第30-31页 |
第4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创新及现实可行性 | 第31-42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创新 | 第31-33页 |
·创新设想 | 第31-32页 |
·程序创新 | 第32-33页 |
·新筹资机制现实可行性 | 第33-40页 |
·政策依据 | 第33-36页 |
·现实可行性 | 第36-40页 |
·新筹资机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第40-42页 |
·合法性问题及对策 | 第41页 |
·时间同步性问题及对策 | 第41-42页 |
第5章 新筹资机制预期绩效 | 第42-45页 |
·有利于制度正义价值的实现 | 第42-43页 |
·扩大覆盖面,维护社会正义 | 第42页 |
·提高参合率,促进公平 | 第42-43页 |
·有利于制度效率的提高 | 第43-44页 |
·简化程序,降低执行成本 | 第43页 |
·隐性强制参保,提高抗风险能力 | 第43-44页 |
·有利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1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