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洪水预报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8-9页 |
·国内外洪水预报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昌江流域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模型综述 | 第16-32页 |
·新安江模型 | 第16-23页 |
·模型的结构 | 第16页 |
·模型的计算 | 第16-20页 |
·模型参数的分类及参数初值的确定 | 第20-21页 |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21-22页 |
·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第22页 |
·模型的参数率定 | 第22-23页 |
·萨克拉门托模型 | 第23-27页 |
·模型的结构 | 第23-25页 |
·模型的计算 | 第25页 |
·模型参数的分类 | 第25-26页 |
·参数敏感性与独立性分析 | 第26-27页 |
·参数调试 | 第27页 |
·降雨径流经验相关模型 | 第27-29页 |
·实时洪水预报误差修正 | 第29-32页 |
·自回归修正法 | 第29-30页 |
·递推最小二乘法 | 第30页 |
·卡尔曼滤波法 | 第30-32页 |
第3章 三种模型在昌江洪水预报中的对比分析 | 第32-53页 |
·资料选用 | 第32-34页 |
·三种模型在昌江流域的应用 | 第34-51页 |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在昌江流域的应用 | 第34-41页 |
·萨克拉门托模型在昌江流域的应用 | 第41-47页 |
·降雨径流经验相关模型在昌江流域的应用 | 第47-51页 |
·三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第4章 昌江洪水预报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53-69页 |
·昌江洪水预报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三层蒸散发模块的改进 | 第53-55页 |
·昌江洪水预报模型的框架 | 第55页 |
·昌江洪水预报模型的应用 | 第55-63页 |
·日模型计算 | 第55-58页 |
·次洪模型计算 | 第58-63页 |
·昌江洪水预报的实时校正 | 第63-69页 |
·自回归修正法在昌江洪水预报校正过程中的应用 | 第63-64页 |
·递推最小二乘法在昌江洪水预报校正过程中的应用 | 第64-6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70页 |
·研究中的创新之处 | 第70页 |
·不足之处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