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 | 第14-15页 |
·6LOWPAN-无线传感器网络与IPV6 技术的结合 | 第15-17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IPV6 技术介绍 | 第19-25页 |
·IPV6 概述 | 第19-20页 |
·IPV4 和IPV6 的主要区别 | 第20-21页 |
·本文将涉及的IPV6 协议部分内容 | 第21-25页 |
·IPv6 的报头 | 第21-22页 |
·IPv6 地址类型 | 第22页 |
·IPv6 地址表达方式 | 第22-23页 |
·邻居发现(ND,Neighbor Discovery) | 第23-25页 |
第三章 IEEE802.15.4 协议技术介绍 | 第25-29页 |
·IEEE802.15.4 网络的物理特性 | 第25页 |
·IEEE802.15.4 网络构成和网络拓扑 | 第25-27页 |
·IEEE802.15.4 网络的工作模式 | 第27-28页 |
·IEEE802.15.4 的技术特点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6LOWPAN 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 第29-60页 |
·6LOWPAN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9-30页 |
·6LOWPAN 工作组提出的解决方案 | 第30-31页 |
·基于6LOWPAN 的星型IPV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方案 | 第31页 |
·TINYOS 无线传感器操作系统 | 第31-36页 |
·系统模块和接口 | 第36-39页 |
·6LOWPAN 的地址 | 第39-41页 |
·6LOWPAN 系统适应层实现 | 第41-51页 |
·适应层简介 | 第41页 |
·适应层的报文格式 | 第41-45页 |
·报头压缩 | 第45-51页 |
·收发数据的设计 | 第51-56页 |
·TinyOS 系统定义的IEEE802.15.4 帧格式 | 第51页 |
·接收数据的工作理流程 | 第51-54页 |
·发送一个数据包 | 第54-56页 |
·缓冲区的设计 | 第56-60页 |
·缓冲区结构体 | 第56-58页 |
·系统运行时的缓冲区状态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60-6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布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