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第11-13页
     ·选题的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工业化和城市化内涵的界定第13-16页
     ·工业化内涵的界定第13-14页
     ·城市化内涵的界定第14-16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第16-21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理论研究综述第16-19页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研究综述第19-21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与结构框架第21-23页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1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第21-23页
第二章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一般分析第23-34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第23-25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25-27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7-31页
     ·制度安排第27-28页
     ·政府导向第28-29页
     ·技术进步第29-30页
     ·国际贸易与外商投资第30-31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分析第31-34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第31页
     ·不同收入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变动趋势第31-32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经验总结第32-34页
第三章 江苏省工业化进程及其评价第34-45页
   ·建国以来江苏省工业化历程回顾第34-35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的演变第35-38页
     ·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动第35-37页
     ·就业结构的变动第37-38页
   ·产业结构效益评价第38-42页
     ·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第38-40页
     ·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第40-42页
   ·江苏省工业化阶段评估第42-45页
     ·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判断第42-43页
     ·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来判断第43-44页
     ·从工业内部结构来判断第44-45页
第四章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及与工业化协调性分析第45-57页
   ·我国城市化展开的历史背景第45-47页
   ·建国以来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及其特征第47-51页
     ·建国以来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第47-49页
     ·江苏省城市化进程呈现的基本特征第49-51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性分析第51-57页
     ·城市化与工业化演进关系分析第51-54页
     ·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分析第54-57页
第五章 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第57-73页
   ·江苏省三大区域工业化差异分析第57-62页
     ·地区人均GDP及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第57-58页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第58-59页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较第59-60页
     ·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比较第60-61页
     ·三大区域工业化发展差异成因分析第61-62页
   ·江苏省区域城市化差异的因子分析第62-67页
     ·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62-64页
     ·因子分析方法及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第64-67页
   ·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区域差异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第67-73页
     ·模型的设定与数据说明第67-70页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第70-73页
第六章 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第73-80页
   ·目前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面临的障碍第73-77页
     ·城乡隔离制度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可持续性第73-74页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升第74-76页
     ·区域经济不平衡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第76-77页
   ·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第77-80页
     ·加快体制改革,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第77页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第77-78页
     ·加快南北经济一体化,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域协调发展第78-80页
结论与展望第80-83页
参考文献第83-88页
致谢第88-89页
在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寿险公司资金运用研究
下一篇:江苏省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和谐度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