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及目标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5页 |
·重点与创新 | 第15-16页 |
·研究的数据资料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借鉴 | 第17-23页 |
·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第17-19页 |
·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第17-18页 |
·新古典经济学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页 |
·信贷资源配置理论 | 第19-23页 |
·传统西方经济学信贷资源配置理论 | 第19-20页 |
·信息经济学信贷资源配置理论 | 第20页 |
·小结 | 第20-23页 |
第三章 城乡统筹视角下信贷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信贷市场 | 第23页 |
·银行信贷资源 | 第23页 |
·银行信贷资源配置 | 第23-24页 |
·信贷资源配置效率 | 第24-25页 |
·信贷资源配置的构成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信贷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26-29页 |
第四章 我国城乡信贷资源配置结构的现状及比较 | 第29-37页 |
·货币资金的城乡配置结构 | 第29-32页 |
·金融机构的城乡配置结构 | 第32-37页 |
第五章 我国城乡信贷资源配置的绩效评价 | 第37-47页 |
·模型设定、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37-40页 |
·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 | 第37-39页 |
·变量与数据说明 | 第39-40页 |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DEA模型 | 第40-44页 |
·Tobit模型 | 第44-45页 |
·结论分析 | 第45-47页 |
·DEA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Tobit模型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我国城乡信贷资源配置的问题、成因及模式优化 | 第47-55页 |
·城乡信贷资源配置问题诊断 | 第47-49页 |
·信贷资金配置存在城乡差异 | 第47-48页 |
·银行金融机构城乡配置存在缺位 | 第48页 |
·银行人力资源城乡配置存在差异 | 第48-49页 |
·城乡信贷资源配置问题成因分析 | 第49-50页 |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信贷资源城乡配置 | 第49页 |
·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模式影响城乡配置 | 第49-50页 |
·城乡金融系统功能失衡影响信贷资源城乡配置 | 第50页 |
·优化城乡统筹视角下的信贷资源配置模式 | 第50-55页 |
·城乡统筹视角下信贷资源配置的核心目标 | 第51页 |
·城乡统筹视角下信贷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 第51-52页 |
·城乡统筹视角下信贷资源配置的模式优化 | 第52-55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统筹城乡信贷资源配置 | 第56页 |
·加强政府调控引导作用,合理引导信贷资源流向 | 第56页 |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统筹城乡人力资源 | 第56-57页 |
·改革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环境 | 第57页 |
·强化信贷资源监管力度,提高信贷资源使用效率 | 第57页 |
·加强农村及农业对信贷资源的吸引力,扩大信贷资源需求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