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涵义、原理及运作机制 | 第11-17页 |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涵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行原理 | 第11-12页 |
一、资产组合原理 | 第11-12页 |
二、现金流原理 | 第12页 |
三、破产隔离原理 | 第12页 |
四、信用增级原理 | 第12页 |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机制 | 第12-17页 |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参与机构 | 第13-14页 |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 第14-17页 |
第三章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 | 第17-27页 |
第一节 我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背景分析 | 第17-22页 |
一、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需求潜力大 | 第17页 |
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地区间分布不平衡 | 第17-18页 |
三、银行贷款是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8-20页 |
四、房地产信贷风险凸显 | 第20-21页 |
五、房地产金融市场现状需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 第22-27页 |
一、国家开发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转让实践 | 第22页 |
二、建设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 | 第22-25页 |
三、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的评价 | 第25-27页 |
第四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住房市场影响的传导机制 | 第27-35页 |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银行的影响 | 第27-31页 |
一、银行在房地产开发和房地产消费融资中的作用 | 第27-28页 |
二、银行资产负债表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前后的变化 | 第28-29页 |
三、银行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的投资行为分析 | 第29-30页 |
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银行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住房市场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31-35页 |
一、银行是传导机制的主体 | 第31-32页 |
二、银行对住房市场影响的传导机制 | 第32-35页 |
第五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住房市场的影响分析 | 第35-45页 |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住房供给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可能加大开发商对土地的需求 | 第36页 |
二、可能增加住宅开发项目的建筑规模 | 第36页 |
三、促使开发商对住宅市场有更好的预期 | 第36页 |
四、降低开发商获得贷款的成本 | 第36页 |
第二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住房需求的影响 | 第36-38页 |
一、住房贷款条件宽松刺激需求 | 第37页 |
二、住房贷款品种更为适应购房者偏好 | 第37页 |
三、贷款利率的优惠增强住房消费预期 | 第37页 |
四、可能增加住房贷款违约率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住房市场价格的影响 | 第38-45页 |
一、住房长期价格和短期价格 | 第38-41页 |
二、对住房产品结构和价格的影响 | 第41-45页 |
第六章 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风波分析及启示 | 第45-53页 |
第一节 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 | 第45-47页 |
一、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涵义 | 第45页 |
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 | 第45-46页 |
三、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 | 第46页 |
四、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美国次级债风波的原因及传导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次级债风波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 | 第48-53页 |
一、建立完善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市场预警机制 | 第48-51页 |
二、住房市场的稳定发展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