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英汉缩略语表 | 第13-15页 |
| 符号表 | 第15-20页 |
| 图表目录 | 第20-2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24-60页 |
| ·光子晶体光纤 | 第24-29页 |
| ·光子晶体光纤的导光机制 | 第25页 |
| ·光子晶体光纤的制备 | 第25-29页 |
| ·光子晶体光纤中非线性效应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9-47页 |
| ·光子晶体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 | 第32-34页 |
| ·光子晶体光纤中的交叉相位调制 | 第34-36页 |
| ·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四波混频 | 第36-41页 |
| ·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受激拉曼散射 | 第41-44页 |
| ·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 第44-47页 |
| ·论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47-51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48页 |
| ·取得成果 | 第48-49页 |
| ·章节安排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60页 |
| 第2章 光纤中的三阶非线性效应 | 第60-104页 |
| ·非线性光学的物理基础 | 第60-63页 |
| ·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 | 第63-71页 |
| ·光纤中光脉冲传输的基本方程 | 第64-69页 |
| ·包含受激非弹性散射的光脉冲传输方程 | 第69-71页 |
| ·光纤中的相位调制 | 第71-75页 |
| ·光纤中的自相位调制 | 第71-73页 |
| ·光纤中的交叉相位调制 | 第73-75页 |
| ·光纤中的四波混频 | 第75-80页 |
| ·光纤中的受激拉曼散射 | 第80-82页 |
| ·光纤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 | 第82-100页 |
| ·受激布里渊散射的物理过程 | 第82-84页 |
| ·布里渊增益系数 | 第84-86页 |
| ·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耦合方程 | 第86-88页 |
| ·光纤中SBS增益特性的分析计算 | 第88-97页 |
| ·光纤中的布里渊阈值 | 第97-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4页 |
| 第3章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P腔的PCF双频布里渊激光器 | 第104-126页 |
| ·光纤布拉格光栅F-P腔内受激布里渊散射理论模型建立 | 第104-107页 |
| ·数值计算和讨论 | 第107-116页 |
| ·光纤布拉格光栅F-P腔的反射功率和透射功率 | 第110-112页 |
| ·光纤布拉格光栅F-P腔内泵浦波和一阶斯托克斯波的功率分布 | 第112-114页 |
| ·F-P腔内PCF的SBS阈值与PCF长度的关系 | 第114-116页 |
|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P腔的PCF双频布里渊激光器 | 第116-124页 |
| ·PCF双频布里渊激光器的实验装置与理论转换效率 | 第116-120页 |
| ·PCF双频布里渊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与实验转换效率 | 第120-1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 第4章 基于PCF双频布里渊激光器的微波发生器 | 第126-144页 |
| ·全光微波信号的产生 | 第126-127页 |
| ·基于PCF双频布里渊激光器的微波发生器 | 第127-140页 |
| ·PCF双频布里渊激光器应用于产生微波信号的原理 | 第127-129页 |
| ·影响微波信号功率的因素 | 第129-134页 |
| ·9.78 GHz微波信号的产生 | 第134-1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0-144页 |
| 第5章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的光载波抑制 | 第144-162页 |
| ·光纤链路传输微波信号系统中的微波信号调制原理 | 第144-147页 |
| ·光纤环滤波的原理与分析 | 第147-153页 |
| ·光载波滤波器的实验研究 | 第153-1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9-162页 |
| 第6章 色散平坦光子晶体光纤中四波混频的研究 | 第162-180页 |
| ·影响四波混频效率的因素 | 第162-163页 |
|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中四波混频的波长转换 | 第163-173页 |
| ·单信号输入的波长转换 | 第165-169页 |
| ·两路信号输入的波长转换 | 第169-173页 |
| ·飞秒脉冲在光子晶体光纤中的四波混频实验研究 | 第173-1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6-180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80-184页 |
| 致谢 | 第184-18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86-188页 |
| 个人简历 | 第188-1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