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虚拟仪器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 ·虚拟仪器评测的意义 | 第11页 |
| ·虚拟仪器评测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 | 第11-13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13页 |
|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 第2章 测试系统相关知识 | 第15-22页 |
| ·软件测试概述 | 第15-19页 |
| ·软件测试的分类 | 第16页 |
| ·软件测试的阶段划分 | 第16-17页 |
| ·软件测试的方法 | 第17页 |
| ·软件测试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 ·软件测试的充分性 | 第18-19页 |
| ·不确定度评估 | 第19-21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简介 | 第19-20页 |
| ·测量不确定度分类 | 第20页 |
|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虚拟仪器 Petri 网测试模型建立及测试用例生成 | 第22-37页 |
| ·Petri 网简介 | 第22-27页 |
| ·Petri 网的几个基本关系模型[23,39] | 第22-26页 |
| ·消除Petri 网中的冲撞 | 第26-27页 |
| ·虚拟仪器的结构 | 第27-28页 |
| ·虚拟仪器 Petri 网模型 | 第28-32页 |
| ·虚拟仪器Petri 网模型的定义 | 第28-29页 |
| ·虚拟仪器硬件部分Petri 网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 ·虚拟仪器软件部分Petri 网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 ·基于 Petri 网的测试用例生成 | 第32-36页 |
| ·测试用例的表示 | 第32-33页 |
| ·由Petri 网模型生成测试用例 | 第33页 |
| ·测试用例生成算法 | 第33-35页 |
| ·预期结果生成算法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虚拟仪器测试系统 | 第37-47页 |
| ·测试系统的结构 | 第37-38页 |
| ·建立系统的 Petri 网模型 | 第38页 |
| ·虚拟仪器的集成测试 | 第38-40页 |
| ·软件的集成测试 | 第39页 |
| ·硬件的集成测试 | 第39-40页 |
| ·虚拟仪器的系统测试 | 第40页 |
| ·虚拟仪器性能指标测试 | 第40-45页 |
| ·噪声比测试 | 第40-42页 |
| ·带宽测试 | 第42-43页 |
| ·不确定度评估 | 第43-45页 |
| ·虚拟仪器测试系统的建立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5章 综合测试实例 | 第47-57页 |
| ·建立系统的 Petri 网模型 | 第47页 |
| ·虚拟仪器的集成测试 | 第47-50页 |
| ·软件的集成测试 | 第47-49页 |
| ·硬件的集成测试 | 第49-50页 |
| ·虚拟仪器的系统测试 | 第50-53页 |
| ·生成测试用例 | 第50-52页 |
| ·测试执行与测试结果表较 | 第52-53页 |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3页 |
| ·系统测试结果统计 | 第53页 |
| ·性能测试 | 第53-56页 |
| ·噪声比测试 | 第54页 |
| ·带宽测试 | 第54-55页 |
| ·不确定度评估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A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 附录B A-100x 组合仪器性能指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