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吕坤社会救济思想研究

中文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6页
 一、 选题意义第8-10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0-14页
 三、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目标第14-15页
 四、 创新与不足第15页
 五、 资料来源第15-16页
第一章 吕坤社会救济思想的成因分析第16-36页
 第一节 明中后期的社会历史背景第16-23页
  一、 明中后期的政治危机第16-19页
  二、 明中后期的经济、思想及社会风气的变迁第19-22页
  三、 明中后期的自然灾害情况第22-23页
 第二节 明中后期的社会救济情况第23-31页
  一、 政府社会救济的发展与衰落第24-28页
  二、 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第28-31页
 第三节 其他影响因素第31-36页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第32-33页
  二、 吕坤家庭的影响第33-34页
  三、 吕坤朋友的影响第34-36页
第二章 吕坤社会救济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6-57页
 第一节 对弱势群体的救济第36-44页
  一、 对养济院政策的改进第36-41页
  二、 对残疾人救济的高度关注第41-42页
  三、 对宗族内部贫弱之人的救济第42-44页
 第二节 灾荒救助第44-52页
  一、 防灾备荒第44-49页
  二、 赈灾救灾第49-52页
 第三节 教育救助及军人优抚第52-57页
  一、 教育救助第53-54页
  二、 军人优抚第54-57页
第三章 吕坤的社会救济实践第57-66页
 一、 矜贫恤独,乐善好施第57-59页
 二、 督耕课农,备荒赈灾第59-61页
 三、 悯穷怜弱,为民请命第61-63页
 四、 重教兴学,敦风化俗第63-66页
第四章 吕坤的社会救济思想评析第66-71页
 一、 救济内容比较全面和具体第66-68页
 二、 救济理念较为合理和先进第68-69页
 三、 注重社会救济中的道德建设第69-70页
 四、 吕坤社会救济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第70-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吕坤年谱第76-79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79-80页
后记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末民初江苏自开商埠研究
下一篇:清季驻英公使外务交涉研究--以宗藩关系和边疆问题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