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公正原则与和谐社会

内容提要第1-7页
绪论第7-8页
一、公正原则的哲学理解第8-19页
 (一) 公正原则的历史演进第8-13页
  1,古代西方的道德哲学及和谐思想第8-10页
  2,康德的义务论第10-13页
 (二) 近代西方哲学对公正原则的理解第13-19页
  1,罗尔斯的正义论第13-15页
  2,马克思的公平观第15-19页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倡导公正原则第19-29页
 (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发展诉求第19-22页
  1,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第19-20页
  2,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第20-22页
 (二) 公正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第22-25页
  1,公正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第22-23页
  2,公正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第23-25页
 (三) 为什么说公正原则更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和谐第25-29页
  1,与公正原则相比,功利主义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第25-27页
  2,要把公正原则作为社会制度安排的道德基础第27-29页
三、坚持公正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第29-36页
 (一) 社会公正在一定程度上的缺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利影响第29-31页
  1,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第29页
  2,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第29-30页
  3,增加了社会安全运行的风险第30页
  4,对党和社会主义政权构成了挑战第30-31页
 (二) 实现公正、建构和谐的路径思考第31-36页
  1,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加速推进发展,不断增强实现社会公正的物质基础第31-32页
  2,集中精力,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第32-33页
  3,全面推进体制改革,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体制保障第33-34页
  4,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强化实现社会公正的政治根基第34-35页
  5,加强舆论引导,塑造大众的健康的社会公正观念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注释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中文摘要第41-44页
ABSTRACT第44-48页
后记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动异化对传统异化理论实现的根本变革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