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区民间建筑脊饰手工艺文化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5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7-9页 |
| ·民间手工艺在新时期的保护 | 第8页 |
| ·天水地区脊饰工艺所处的状态 | 第8-9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民间手工艺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 第11-15页 |
| ·国外民间手工艺研究的现状和水平 | 第11-12页 |
| ·国内民间脊饰手工艺研究的现状 | 第12-15页 |
| 2 天水脊饰和天水文化 | 第15-21页 |
| ·天水地区的历史沿革 | 第15-16页 |
| ·天水地区文化背景 | 第16-21页 |
| 3 天水地区脊饰特征分析 | 第21-29页 |
| ·天水地区脊饰的组成 | 第21-22页 |
| ·天水地区宗教建筑脊饰特征 | 第22-23页 |
| ·丰富多样脊饰的成因 | 第23-25页 |
| ·天水地区脊饰与南方地区脊饰艺术比较 | 第25-27页 |
| ·天水脊饰与官式脊饰比较 | 第27-29页 |
| 4 天水地区脊饰手工艺调查 | 第29-43页 |
| ·重点考察的区域土桥村 | 第29-30页 |
| ·脊饰制作手工艺介绍 | 第30-35页 |
| ·制作脊饰的材料 | 第30-31页 |
| ·主要工具 | 第31-32页 |
| ·制作车间 | 第32页 |
| ·制作工具 | 第32-34页 |
| ·窑炉结构和烧成方法 | 第34-35页 |
| ·生产的组成形式 | 第35-36页 |
| ·工艺的师承关系 | 第36-38页 |
| ·脊饰的销售 | 第38-39页 |
| ·与发达地区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 | 第39-40页 |
| ·脊饰手工艺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40-43页 |
| 5 对天水地区民间脊饰手工艺发展的思考 | 第43-47页 |
| ·保护民间脊饰手工艺的重要性 | 第43页 |
| ·培育生存土壤 | 第43-44页 |
| ·保护和自我完善 | 第44-47页 |
| ·民间脊饰手工艺的保护 | 第44-45页 |
| ·民间脊饰手工艺的自我完善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