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混凝土L形截面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22页 |
| ·异形柱结构体系 | 第8-9页 |
|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发展现状 | 第9-15页 |
| ·钢筋混凝土异型柱框架体系特点 | 第9-10页 |
|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短柱的研究 | 第15-16页 |
|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 第16-20页 |
|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本文的工作内容 | 第20-22页 |
| 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22-32页 |
| ·试验目的及研究的问题 | 第22页 |
| ·试验方法选择 | 第22-23页 |
| ·试验构件制作 | 第23-26页 |
| ·构件的设计 | 第23-24页 |
| ·试件的成形与养护 | 第24页 |
| ·试件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24-26页 |
| ·试验装置和加载制度及测试方法 | 第26-29页 |
| ·试验装置 | 第26-28页 |
| ·加载制度及测试方法 | 第28-29页 |
| ·加载装置边界条件的分析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试验分析及主要结果 | 第32-50页 |
| ·试验过程荷载确定 | 第32-34页 |
| ·开裂荷载 | 第32页 |
| ·屈服荷载 | 第32-33页 |
| ·极限荷载和破坏阶段的确定 | 第33-34页 |
| ·试验过程分析 | 第34-38页 |
| ·试验过程受力分析 | 第34页 |
|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描述 | 第34-36页 |
| ·试验中两种类型柱的比较 | 第36-37页 |
| ·试验过程中试件的转动分析 | 第37-38页 |
| ·试验主要成果 | 第38-48页 |
| ·试验主要数据 | 第38-39页 |
| ·滞回曲线 | 第39-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4 钢骨混凝土L形短柱抗震性能分析 | 第50-68页 |
| ·延性概述 | 第50-53页 |
| ·结构抗震性能的特点 | 第50页 |
| ·延性定义 | 第50-51页 |
| ·延性度量 | 第51-53页 |
| ·延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7页 |
| ·轴压力系数对延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 ·体积配箍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 ·钢骨含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剪跨比的影响 | 第57页 |
| ·骨架曲线分析 | 第57-62页 |
| ·骨架曲线 | 第57-58页 |
| ·不同参数对柱骨架曲线的影响 | 第58-61页 |
| ·不同加载方式对柱骨架曲线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变形能力分析 | 第62-63页 |
| ·变形能力 | 第62页 |
| ·钢骨混凝土L形柱与钢筋混凝土L形的变形比较 | 第62-63页 |
| ·强度及刚度的退化 | 第63-64页 |
| ·相关限值的研究 | 第64-66页 |
| ·位移延性比限制 | 第64-65页 |
| ·轴压力系数限制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抗震设计的几点建议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