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工业区规划、商业区规划论文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传统工业与环境的矛盾第10页
     ·生态工业园的提出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0-16页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2-16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第二章 生态工业建设和规划理论依据第16-20页
   ·生态工业理论第16-17页
   ·循环经济理论第17-18页
     ·循环经济的意义第18页
     ·循环经济的三种循环模式第18页
   ·低碳经济理论第18-20页
     ·低碳产业第19页
     ·低碳生产第19页
     ·低碳产品第19页
     ·低碳生活第19-20页
第三章 南京生态工业园建设必要性和有利条件第20-36页
   ·高新区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第20-31页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第31-32页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第31页
     ·优化和调整园区产业结构第31页
     ·完善园区环境建设和风险管理第31-32页
     ·推行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第32页
     ·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第32页
   ·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分析第32-34页
     ·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32页
     ·园区主要产业形成集群第32-33页
     ·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第33页
     ·与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第33-34页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第34页
     ·已有省级生态工业园区的创建基础第34页
   ·生态工业园建设制约因素第34-36页
     ·发展空间面临严重挑战第34页
     ·企业间闭合循环存在潜在障碍第34-35页
     ·同质化竞争制约产业升级第35-36页
第四章 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总体设计第36-44页
   ·指导思想第36页
   ·规划原则第36页
   ·规划的范围第36-37页
   ·规划编制依据第37-38页
     ·相关法规、标准、文件第37-38页
     ·相关技术资料第38页
   ·规划目标第38-40页
     ·总体目标第38页
     ·阶段目标第38-39页
     ·具体指标第39-40页
   ·指标可达性分析第40-42页
     ·经济发展指标第40页
     ·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标第40-41页
     ·污染控制指标第41页
     ·园区管理指标第41-42页
     ·指导性指标第42页
   ·园区生态工业发展战略第42-44页
     ·产业链生态化战略第42页
     ·核心技术提升战略第42页
     ·能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第42-43页
     ·生态服务战略第43-44页
第五章 园区主导行业生态工业发展规划第44-59页
   ·产业发展整体思路第44页
   ·电子信息产业第44-52页
     ·产业概况第44页
     ·产业生态效率评估第44-47页
     ·优势分析及存在问题第47页
     ·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第47-49页
     ·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第49-50页
     ·产业发展战略第50页
     ·产业清洁生产方案第50-52页
   ·生物医药产业第52-59页
     ·产业基础第52页
     ·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效率评估第52-54页
     ·行业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第54-55页
     ·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第55-56页
     ·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第56-58页
     ·产业清洁生产方案第58-59页
第六章 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规划第59-78页
   ·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规划第59-63页
     ·现状分析第59-60页
     ·水资源循环利用及污染控制规划目标第60-61页
     ·主要控制方案第61-63页
   ·大气污染控制规划第63-65页
     ·大气污染物源排放现状第63-64页
     ·园区大气环境存在的问题第64页
     ·大气污染控制目标第64页
     ·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第64-65页
   ·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控制规划第65-72页
     ·园区固体废弃物产生和管理现状第65-69页
     ·污染控制目标和指标第69页
     ·固体废弃物减量及控制方案第69-72页
   ·园区能源利用规划第72-78页
     ·能源利用及耗能现状第72-74页
     ·供热规划及发展目标第74-75页
     ·能源利用与节能方案第75-78页
第七章 空间布局及低碳宜居环境建设规划第78-83页
   ·空间布局规划第78页
   ·绿地系统与景观系统规划第78-79页
     ·绿地系统第78-79页
     ·景观系统第79页
   ·低碳宜居环境与社区建设第79-83页
     ·绿色社区创建第79-82页
     ·绿色学校建设第82-83页
第八章 结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下一篇:初探设计酒店的创新理念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