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5页 |
正文 | 第15-62页 |
1 文化自觉视野下军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及时代定位 | 第15-22页 |
·军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 第15-19页 |
·文化是什么 | 第15-16页 |
·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 第16-17页 |
·军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性 | 第17-19页 |
·文化自觉视野下军校校园文化的时代定位 | 第19-22页 |
·立足“后发优势”,自觉跟踪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前沿,为进行军事理论的创新发挥“排头兵”作用 | 第19-20页 |
·注重文化安全,掌握话语权,主动制定文化传播战略,以自身文化创新适应并推动军队实践创新 | 第20页 |
·认清使命文化,努力适应我军历史使命的新要求,为培育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发挥“主渠道”作用 | 第20-21页 |
·发挥桥头堡作用,占领时代文化发展的先进阵地,以院校主体的文化自觉辐射和影响军队文化建设 | 第21-22页 |
2 文化自觉视野下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客观矛盾 | 第22-31页 |
·精神文化层面 | 第22-24页 |
·政治倾向性与学术性 | 第22-23页 |
·尚武精神与崇文精神 | 第23-24页 |
·团队精神与张扬个性 | 第24页 |
·制度文化层面 | 第24-27页 |
·集中性和民主性 | 第24-25页 |
·权威性与自主性 | 第25-26页 |
·“刚性”与“柔性” | 第26-27页 |
·行为文化层面 | 第27-29页 |
·规范化与个性化 | 第27-28页 |
·单调性与丰富性 | 第28-29页 |
·环境文化层面 | 第29-31页 |
·封闭性与开放性 | 第29-30页 |
·武化性与人文性 | 第30-31页 |
3 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观认识误区及原因分析 | 第31-40页 |
·军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观认识误区 | 第31-35页 |
·军校使命文化的整体意识不够,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理解缺乏整体性 | 第32-33页 |
·思想解放还不够,文化建设创新意识较弱,对世界和我军军事变革趋势把握不透 | 第33-34页 |
·对军队和军校核心价值体系的挖掘还不够深,校园文化教育引导的功能相对弱化 | 第34-35页 |
·军校校园文化建设误区与偏差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全球化时代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影响了对军校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 | 第36页 |
·市场化社会环境的利益诱导,削弱了青年学员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 | 第36-37页 |
·当代高校发展文化的渐趋功利,对校园文化规划建设持续性的忽视 | 第37-38页 |
·社会流行文化的频繁更张,对传统意义上的军校文化创新性的挑战 | 第38-39页 |
·网络媒体文化的强势输入,对一元主导的军校文化选择性的冲击 | 第39页 |
·校园人际文化的差异突现,对军校群体的人际生态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 文化自觉视野下军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坚持的指导原则 | 第40-48页 |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原则 | 第40-41页 |
·坚持筑牢“军魂”的文化本色原则 | 第41-43页 |
·坚持“育人为本”的根本目标原则 | 第43-44页 |
·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原则 | 第44-45页 |
·坚持文化创新方式的先进性原则 | 第45-47页 |
·坚持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建设原则 | 第47-48页 |
5 文化自觉视野下建构科学先进的军校校园文化的对策思考 | 第48-62页 |
·加强大学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军校文化思想观念体系的先进性 | 第50-51页 |
·加强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增强军校大学精神和文化的特色性 | 第51-53页 |
·加强文化育人机制创新研究,增强军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整体性 | 第53-55页 |
·加强优良校园风气全面养成,增强军校行为文化建设的规范性 | 第55-56页 |
·注重校园人文精神全面渗透,增强军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浸润性 | 第56-58页 |
·加强军校思想政治阵地建设,增强文化育人的主动性和战斗性 | 第58-60页 |
·强化各级党组织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合力建设校园文化自觉性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