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畜禽繁殖论文

丙酮酸调控小鼠卵母细胞排卵后老化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1 前言第16-45页
   ·卵母细胞老化的机理第16-17页
   ·卵母细胞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分子、生化和细胞学的变化第17-38页
     ·ROS第17-19页
     ·钙离子平衡第19-22页
     ·线粒体第22-24页
     ·GSH第24-28页
     ·ATP第28-29页
     ·Bcl-2第29-30页
     ·组蛋白乙酰化第30-31页
     ·MPF 和MAPK第31-33页
     ·细胞骨架纤维第33-35页
     ·皮质颗粒第35-36页
     ·老化卵母细胞对孤雌激活的敏感性升高第36页
     ·胞质碎裂第36-37页
     ·卵母细胞老化对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第37-38页
   ·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老化的影响第38-39页
   ·卵母细胞老化的调控第39-40页
   ·丙酮酸的作用第40-45页
     ·丙酮酸作为能量物质第40-41页
     ·丙酮酸作为抗氧化剂第41-44页
     ·丙酮酸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信使调节细胞内的钙离子信号第44-4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5-56页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45-46页
   ·实验动物及超排处理第46-47页
   ·体内成熟卵母细胞的获取第47页
   ·卵母细胞体外老化处理第47页
   ·卵丘颗粒细胞单层的培养第47页
   ·条件化培养基的制备第47页
   ·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第47-48页
   ·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第48页
   ·胚胎培养第48页
   ·透明带硬化测试第48-49页
   ·MPF 活性检测第49页
     ·实验材料的制备第49页
     ·蛋白磷酸化反应第49页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9页
     ·放射自显影第49页
     ·MPF 活性的定量分析第49页
   ·毛细管电泳检测培养液中丙酮酸浓度第49-50页
   ·观察核构型和胞质碎裂第50页
   ·卵母细胞谷胱甘肽含量的测定第50页
   ·卵母细胞内ROS 水平的检测第50-51页
   ·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法第51-52页
     ·皮质颗粒染色第51页
     ·卵母细胞α-微管蛋白染色第51-52页
     ·卵母细胞线粒体染色第52页
     ·Bcl-2 蛋白染色第52页
     ·组蛋白乙酰化染色第52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第52-53页
   ·实验设计第53-55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55-5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6-69页
   ·卵丘细胞通过消耗丙酮酸促进卵母细胞老化第56-59页
     ·丙酮酸能够降低老化卵母细胞的激活率并升高其MPF 活性第56-57页
     ·条件化培养基中低的丙酮酸含量是其促卵母细胞老化作用的原因第57-59页
   ·老化过程中添加丙酮酸能够缓解老化过程对卵母细胞受精及发育能力的影响第59-61页
     ·老化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丙酮酸对COCs和DOs体外老化后体外受精及其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第59-60页
     ·丙酮酸、MG132 和咖啡因抑制卵母细胞老化后对卵母细胞受精及发育能力的影响第60-61页
   ·丙酮酸能够抑制老化卵母细胞中皮质颗粒的提前胞吐第61页
   ·丙酮酸能够缓解老化过程中透明带的硬化第61-63页
   ·丙酮酸增加老化卵母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 的水平第63页
   ·老化过程中添加丙酮酸对卵母细胞GSH 水平的影响第63页
   ·老化过程中添加丙酮酸对卵母细胞中ROS 水平的影响第63-65页
   ·丙酮酸降低老化卵母细胞中的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第65页
   ·丙酮酸对老化卵母细胞核构型和胞质碎裂的影响第65-66页
   ·老化过程中添加丙酮酸对线粒体分布的影响第66-67页
   ·老化过程中添加丙酮酸对胞质微管组装的影响第67-69页
4 讨论第69-75页
   ·卵丘细胞通过消耗丙酮酸抑制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率升高和MPF 活性降低第69-70页
   ·丙酮酸通过维持卵母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抑制氧化应激对卵母细胞的损伤第70-71页
   ·丙酮酸抑制老化卵母细胞中组蛋白的乙酰化第71页
   ·丙酮酸能够抑制老化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第71-73页
     ·丙酮酸能够抑制老化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聚集第71页
     ·丙酮酸能够抑制卵母细胞老化过程中CG 的丢失第71-72页
     ·丙酮酸能够抑制卵母细胞老化过程中微管组装的变化第72-73页
   ·丙酮酸缓解老化对卵母细胞受精及发育能力所造成的损伤第73-75页
5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92页
附录:图版及图版说明第92-95页
致谢第95-96页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子遗传变异与疫苗研究
下一篇:猪、鸡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观遗传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