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导论 | 第13-22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制定财政拨款标准和学费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 | 第16-17页 |
·加强教育资源管理与利用,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管理工具 | 第17-18页 |
·高校自身发展和校际竞争的必然要求 | 第18页 |
·保障学生及家长知情权的需要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与观点 | 第19-21页 |
·主要贡献 | 第21-22页 |
2. 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 | 第22-31页 |
·成本的涵义 | 第22-24页 |
·成本的经济学涵义 | 第22-23页 |
·成本的会计学涵义 | 第23-24页 |
·教育成本与高校教育成本的涵义 | 第24-25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特点 | 第25-27页 |
·高校教育成本补偿的分担性 | 第25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增长性 | 第25-26页 |
·高校教育成本与效益在时间上不配比性 | 第26页 |
·高校教育成本直接费用少,共同费用多 | 第26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不确定性 | 第26-27页 |
·基于会计核算的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体系 | 第27-29页 |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 第27页 |
·物资成本和人员成本 | 第27-28页 |
·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 第28页 |
·经常性成本和资本性成本 | 第28-29页 |
·学历层次、学科、专业成本 | 第29页 |
·基于成本管理的高校教育成本的概念体系 | 第29-31页 |
·教育变动成本与教育固定成本 | 第29-30页 |
·教育责任成本、教育可控成本和教育不可控成本 | 第30页 |
·教育计划成本与教育实际成本 | 第30页 |
·教育边际成本 | 第30-31页 |
3. 高校教育成本的确认 | 第31-40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范围确认 | 第31-34页 |
·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支出 | 第32-33页 |
·应部分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支出 | 第33-34页 |
·不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支出 | 第34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要素确认——高校教育成本项目设置 | 第34-37页 |
·高校教育成本项目设置的原则 | 第34-35页 |
·高校教育成本项目设置 | 第35-37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时间确认——权责发生制 | 第37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确认原则 | 第37-39页 |
·真实性原则 | 第37-38页 |
·相关性原则 | 第38页 |
·划分收入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 第38-39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金额确认 | 第39-40页 |
4. 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 | 第40-47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主体 | 第40-41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单位 | 第41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对象与计量期间 | 第41-43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属性 | 第43-44页 |
·高校教育成本的计量方法 | 第44-47页 |
·统计调查法 | 第44页 |
·会计调整法 | 第44-45页 |
·会计核算法 | 第45-47页 |
5. 高校教育成本的记录与报告 | 第47-67页 |
·高校教育成本账务处理设计思路现状 | 第47-49页 |
·明细账双轨制设计思路 | 第48页 |
·总账及明细账双轨制设计思路 | 第48-49页 |
·完全权责发生制设计思路 | 第49页 |
·高校教育成本账务处理设计思路 | 第49-55页 |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软件选择 | 第49-50页 |
·高校教育成本账务处理系统的输入信息源 | 第50页 |
·高校教育成本账务处理系统的记账凭证设计 | 第50-52页 |
·高校教育成本账务处理系统的账簿设计 | 第52-55页 |
·高校教育成本账务处理系统的成本报表设计 | 第55页 |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 第55-62页 |
·确定高校教育成本对象和计算期 | 第55-56页 |
·设置高校教育成本项目、会计科目和教育成本计算单 | 第56-58页 |
·对高校教育成本相关费用进行记录、归集、分配 | 第58-61页 |
·计算高校教育成本 | 第61-62页 |
·编制高校教育成本报表 | 第62页 |
·高校教育成本会计科目设置 | 第62-63页 |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报告 | 第63-67页 |
·高校单位教育成本报表 | 第64-65页 |
·高校总教育成本报表 | 第65页 |
·高校毕业生单位教育成本报表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