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四川省冰川景观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 ·文章结构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的概况及其冰川景观特征 | 第14-31页 |
| ·研究区域的界定及冰川景观特征概述 | 第20-25页 |
| ·海螺沟冰川景观 | 第21-22页 |
| ·燕子沟冰川景观 | 第22-23页 |
| ·磨子沟冰川景观 | 第23页 |
| ·雀儿山冰川景观 | 第23-24页 |
| ·大小贡巴冰川景观 | 第24页 |
| ·达古冰川景观 | 第24-25页 |
| ·四姑娘山冰川景观 | 第25页 |
| ·雪宝顶冰川景观 | 第25页 |
| ·冰川景观的属性调查和分类 | 第25-31页 |
| ·景观类型分类概述 | 第25-29页 |
| ·数据来源与分类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冰川评价数据库 | 第31-37页 |
| ·GIS 的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 ·数据库结构方案 | 第32-37页 |
| ·建设流程 | 第32-33页 |
| ·资料准备 | 第33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33页 |
| ·基础数据 | 第33-35页 |
| ·专题数据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冰川景观评价 | 第37-64页 |
| ·评价内容 | 第37页 |
| ·评价原则 | 第37页 |
| ·评价模型研究 | 第37-38页 |
| ·评价指标选取 | 第38-39页 |
| ·评价标准 | 第39-42页 |
| ·评价方法及过程 | 第42-51页 |
| ·评价方法 | 第43-45页 |
| ·判断矩阵的构建 | 第45-51页 |
| ·四川省冰川景观评价 | 第51-57页 |
| ·采用模糊综合法评价 | 第51-55页 |
| ·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 | 第55-57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7-64页 |
| ·自然品质 | 第58-59页 |
| ·保护管理条件 | 第59-61页 |
| ·开发条件 | 第61-62页 |
| ·总体评价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4-66页 |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 ·讨论与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