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22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6-8页 |
二、费瑟斯通及其消费文化研究成果简介 | 第8-9页 |
三、费瑟斯通消费文化研究的独特视角 | 第9-21页 |
四、本文的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及大纲 | 第21-22页 |
第一章 日常生活审美化 | 第22-57页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哲学界定 | 第23-35页 |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体系 | 第35-46页 |
第三节 身体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 第46-57页 |
第二章 控制与抵制 | 第57-90页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社会结构的重新整合 | 第57-65页 |
第二节 中产阶级及其文化实践 | 第65-73页 |
第三节 消费文化中的符号暴力 | 第73-81页 |
第四节 赛博空间的后现代性 | 第81-90页 |
第三章 文学艺术消费 | 第90-108页 |
第一节 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消费文化逻辑:文学的失序? | 第91-97页 |
第二节 当代艺术的狂欢化与神圣性的矛盾 | 第97-108页 |
结语 | 第108-111页 |
一、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08-110页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0页 |
三、本文的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7页 |
附录:迈克·费瑟斯通学术历程 | 第127-167页 |
后记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