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24页 |
·近零排放煤利用系统概述 | 第11-16页 |
·近零排放煤利用系统的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近零排放煤利用系统简介 | 第12-14页 |
·近零排放煤利用系统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汞污染 | 第16-22页 |
·汞污染的危害 | 第16-17页 |
·燃煤汞污染 | 第17-18页 |
·汞在煤利用过程中的形态与排放 | 第18-20页 |
·煤利用过程中汞化学反应模型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汞在近零排放煤利用系统中的形态演化的建模和计算 | 第22-23页 |
·煤加氢气化的建模和计算 | 第23-24页 |
2 汞的演化及煤加氢气化的热力学模型研究 | 第24-46页 |
·化学反应平衡热力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 第24-25页 |
·汞及煤加氢气化的热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25-26页 |
·煤加氢气化炉中各因素对汞的热力学平衡形态的影响 | 第26-37页 |
·平衡压力 | 第27-28页 |
·平衡温度 | 第28-29页 |
·氢煤质量比 | 第29-31页 |
·O元素的物质的量 | 第31-34页 |
·S元素的物质的量 | 第34-36页 |
·本节小结 | 第36-37页 |
·煤加氢气化炉中各因素对热力学平衡产物的影响 | 第37-44页 |
·平衡压力 | 第37-39页 |
·平衡温度 | 第39-41页 |
·氢煤质量比 | 第41-44页 |
·本节小结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3 汞的演化模型及煤加氢气化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46-64页 |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汞的均相反应氧化模型及煤加氢气化模型的建立 | 第47-57页 |
·基本假设与基元反应 | 第47-52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52-56页 |
·汞的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 | 第56-57页 |
·其它操作因素对汞的形态分布及煤加氢气化产物的影响 | 第57-61页 |
·反应压力 | 第57-59页 |
·反应温度 | 第59-60页 |
·反应时间 | 第60-61页 |
·模型有待改进之处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4 汞的演化及煤加氢气化的CFD研究 | 第64-83页 |
·PDF模型和ChemKin热力学数据 | 第65-73页 |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65-68页 |
·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68-70页 |
·其它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70-73页 |
·完全引入ChemKin反应机理 | 第73-82页 |
·计算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73-77页 |
·模拟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77-79页 |
·其他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