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纵向垄断协议概述——基于和横向垄断协议的比较 | 第9-17页 |
一、纵向垄断协议的界定 | 第9-11页 |
二、纵向垄断协议的特点 | 第11-17页 |
(一) 纵向垄断协议的当事人在交易中所处的层面不同于横向垄断协议 | 第12-13页 |
(二) 纵向垄断协议的积极作用相对横向垄断协议而言更显著 | 第13-17页 |
第二章 纵向垄断协议的表现形式 | 第17-27页 |
一、纵向价格限制 | 第18-21页 |
(一) 纵向价格限制的类别 | 第18-19页 |
(二) 纵向价格限制的合理性考量标准 | 第19-21页 |
二、纵向非价格限制 | 第21-27页 |
(一) 划分市场 | 第21-23页 |
(二) 联合抵制 | 第23-25页 |
(三) 搭售 | 第25-26页 |
(四) 数量限制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纵向垄断协议的豁免 | 第27-35页 |
一、各国反垄断法豁免模式的比较 | 第28-29页 |
(一) 欧共体模式 | 第28页 |
(二) 美国模式 | 第28-29页 |
(三) 德国模式 | 第29页 |
二、纵向垄断协议的豁免类型 | 第29-32页 |
(一) 按转售产品所作的豁免 | 第29-31页 |
(二) 按转售方式所作的豁免 | 第31-32页 |
三、纵向垄断协议的豁免程序 | 第32-33页 |
四、我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的豁免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纵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35-45页 |
一、纵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政策变迁 | 第35-37页 |
(一) 美国对纵向垄断协议实施反垄断政策的发展动态 | 第35-36页 |
(二) 欧共体对纵向垄断协议实施反垄断的政策变迁 | 第36-37页 |
二、各国对纵向垄断协议反垄断规制的适用范围 | 第37-39页 |
(一) 美国反垄断法 | 第37页 |
(二) 欧共体反垄断法 | 第37-38页 |
(三) 德国反垄断法 | 第38页 |
(四) 美国、欧共体、德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适用范围的比较 | 第38-39页 |
三、各国对纵向垄断协议反垄断规制的适用标准 | 第39-41页 |
(一) 各国对纵向垄断协议反垄断规制的主要原则 | 第39页 |
(二) 美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规制的适用标准 | 第39-40页 |
(三) 欧共体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规制的适用标准 | 第40页 |
(四) 德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规制的适用标准 | 第40-41页 |
(五) 美国、欧共体、德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规制标准的比较 | 第41页 |
四、我国《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及其完善 | 第41-45页 |
(一) 《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条款的立法背景 | 第41-42页 |
(二) 《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规定的进步性和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三) 完善《反垄断法》对纵向垄断协议的规制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