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论文--贝类养殖论文

牡蛎产品腹泻性贝毒检测假阳性结果的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前言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牡蛎的生长习性第13-14页
   ·贝毒的产生以及与赤潮的关系第14-16页
   ·腹泻性贝毒及其检测方法第16-18页
     ·引发腹泻性贝毒的藻类及腹泻性贝毒毒素的传播途径第16页
     ·腹泻性贝毒的种类、结构及其理化、毒理性质第16-17页
     ·腹泻性贝毒的分析检测方法第17-18页
   ·游离脂肪酸产生的机理、毒性与检测第18-22页
     ·脂肪的组成第18-19页
     ·脂肪的水解酸败第19页
     ·脂肪的氧化酸败第19-20页
     ·酮基型氧化第20页
     ·游离脂肪酸的动物细胞的损伤第20-21页
     ·游离脂肪酸的种类与毒性的关系第21-22页
     ·游离脂肪酸的检测方法第22页
   ·我国出口牡蛎的基本情况第22-23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出口牡蛎产品检出腹泻性贝毒的原因调查及分析第24-27页
   ·出口牡蛎的生产工艺及贝毒检测情况第24页
   ·被通报牡蛎产品贝类毒素检测结果阳性情况的调查第24-25页
     ·对被日本通报的牡蛎产品进行的调查情况第24页
     ·对某批被通报牡蛎产品的留样调查第24-25页
     ·对某批未出口牡蛎产品的调查第25页
     ·对库存某批进口牡蛎半成品的调查第25页
   ·被通报牡蛎产品贝类毒素检测结果阳性情况的分析第25-26页
   ·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牡蛎产品检出腹泻性贝毒假阳性结果的验证第27-30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材料第27页
     ·试剂第27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实验方法第27-28页
     ·鱼类提取物的制备第27页
     ·鱼类提取物的毒性测定第27-28页
     ·鱼类提取物游离脂肪酸的检测第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29页
     ·质谱法验证腹泻性贝毒检测阳性结果第28页
     ·对照实验结果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贮存条件对游离脂肪酸含量影响及其毒性研究第30-35页
   ·材料和方法第30-32页
     ·实验材料第30-31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游离脂肪酸含量随贮存时间变化第32页
     ·游离脂肪酸含量随贮存温度变化第32-33页
     ·牡蛎脂溶性提取物毒性测定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五章 生产条件下游离脂肪酸变化趋势及控制措施第35-38页
   ·材料与方法第35页
   ·结果分析第35-37页
     ·生产条件下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趋势第35页
     ·牡蛎产品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风险控制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六章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附图1 多种游离脂肪酸混合标准图谱第42-43页
附图2 样品加标后图谱第43-44页
附图3 原料牡蛎中游离脂肪酸图谱第44-45页
附图4 -18℃牡蛎贮存六个月后游离脂肪酸图谱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作者简历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ACCP体系在红鳍东方鲀养殖中的应用
下一篇:文登市松江鲈鱼自然保护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