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辐射加固“龙芯”处理器的空间辐射环境适应性研究及航天计算机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20页 |
·课题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课题目的 | 第15页 |
·课题意义 | 第15-16页 |
·“龙芯”SOC 介绍 | 第16-18页 |
·课题的关键技术及方案 | 第18-20页 |
第2章 国内外宇航CPU发展情况 | 第20-25页 |
·国外宇航CPU 发展情况 | 第20-23页 |
·RAD6000 | 第21-22页 |
·RAD750 | 第22-23页 |
·TSC695(ERC32) | 第23页 |
·AT697 | 第23页 |
·国内宇航CPU 发展情况 | 第23-25页 |
第3章 抗辐射加固“龙芯”处理器实验单板机 | 第25-51页 |
·实验原理 | 第25页 |
·实验单板机硬件设计 | 第25-37页 |
·时钟、复位 | 第26-27页 |
·电源 | 第27-29页 |
·CPU | 第29-31页 |
·存储系统 | 第31-32页 |
·RS422 接口 | 第32页 |
·FPGA | 第32-33页 |
·电流放大及采样 | 第33-36页 |
·动态过流保护 | 第36-37页 |
·FGPA 逻辑设计 | 第37-43页 |
·HPI 接口模块 | 第37-40页 |
·ADC 控制器 | 第40-41页 |
·DAC 控制器 | 第41-42页 |
·ECC 纠错模块 | 第42-43页 |
·PCB 设计与制作 | 第43-45页 |
·PCB 布局规则 | 第43-44页 |
·PCB 布线约束 | 第44-45页 |
·测试软件设计 | 第45-51页 |
·测试程序 | 第45-46页 |
·串口通信协议 | 第46-48页 |
·监控程序 | 第48-51页 |
第4章 抗辐射加固“龙芯”处理器原理样机 | 第51-65页 |
·实验原理 | 第51页 |
·原理样机硬件设计 | 第51-59页 |
·RH-G51-SOC 主板卡设计 | 第52-55页 |
·CPCI 背板设计 | 第55-57页 |
·CPCI 电源板卡设计 | 第57-58页 |
·机箱设计 | 第58-59页 |
·FGPA 逻辑设计 | 第59-65页 |
第5章 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移植 | 第65-78页 |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65-66页 |
·VxWorks移植流程 | 第66-71页 |
·VxWorks 移植定义 | 第66页 |
·BSP 功能及组成 | 第66-69页 |
·VxWorks 映像类型 | 第69-71页 |
·原理样机BSP 设计 | 第71-76页 |
·存储规划 | 第71-72页 |
·EMI 总线控制器参数配置 | 第72-73页 |
·系统节拍代码设计 | 第73-74页 |
·CACHE 代码设计 | 第74-75页 |
·串口控制器代码设计 | 第75页 |
·中断控制器代码设计 | 第75-76页 |
·VxWorks系统映像的生成 | 第76-78页 |
第6章 抗辐射加固“龙芯”处理器适应性实验 | 第78-85页 |
·总剂量TID 实验 | 第78-79页 |
·实验描述 | 第78页 |
·实验判据 | 第78-79页 |
·实验结果 | 第79页 |
·单粒子效应SEE 实验1 | 第79-81页 |
·实验描述 | 第79-80页 |
·实验判据 | 第80页 |
·实验结果 | 第80-81页 |
·单粒子效应SEE 实验2 | 第81-82页 |
·实验描述 | 第81-82页 |
·实验结果 | 第82页 |
·高低温实验 | 第82-85页 |
·实验描述 | 第82-84页 |
·实验结果 | 第84-85页 |
第7章 结束语 | 第85-86页 |
·本文的技术成果 | 第85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