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41页 |
一、理中汤研究概况 | 第9-16页 |
(一) 理中汤的出处 | 第9页 |
(二) 理中汤的临床应用 | 第9-10页 |
(三) 理中汤的药理药效研究 | 第10页 |
(四) 消化道中药药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0-12页 |
(五) 本研究室对消化道中药药理的研究基础 | 第12-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6页 |
二、脾阳虚证的病理研究 | 第16-22页 |
(一) 中医"脾"的生理功能与营养物质吸收的关系 | 第16页 |
(二) 脾阳虚证的病理状态 | 第16-20页 |
(三) 脾阳虚证与营养物质吸收相关性讨论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三、脾虚证与营养物质吸收研究进展与思考 | 第22-26页 |
(一) 消化道营养吸收生理 | 第22-23页 |
(二) 脾(阳)虚证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功能状态 | 第23-24页 |
(三) 脾阳虚证营养物质吸收功能障碍的的思考 | 第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四、肽转运载体PepT1与营养物质吸收的关系 | 第26-35页 |
(一) PepT1的生理特征 | 第26-29页 |
(二) PepT1与小肠营养吸收 | 第29页 |
(三) 研究PepT1的意义 | 第29-30页 |
(四) PepT1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五) PepT1相关的影响因素 | 第31-35页 |
五、课题假说 | 第35-41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1-93页 |
一、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的胃肠道药效作用研究 | 第41-53页 |
(一) 建立脾阳虚大鼠模型 | 第41-46页 |
(二) 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的疗效观察 | 第46-53页 |
二、脾阳虚大鼠PepT1转运cefalexin状态、蛋白表达、mRNA和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53-78页 |
(一) 建立脾阳虚大鼠Cefalexi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53-56页 |
(二) 脾阳虚大鼠2h cefalexin血药浓度变化 | 第56-61页 |
(三) 脾阳虚大鼠肠上皮PepT1蛋白表达的变化 | 第61-66页 |
(四) 脾阳虚大鼠肠上皮PepT1mRNA表达的变化 | 第66-70页 |
(五) 脾阳虚大鼠小肠PepT1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 | 第70-78页 |
三、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PepT1转运cefalexin状态、蛋白表达、mRNA和相关影响因素影响的研究 | 第78-87页 |
(一) 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2h cefalexin血药浓度的影响 | 第78-80页 |
(二) 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肠上皮PepT1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80-82页 |
(三) 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PepT1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82-83页 |
(四) 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小肠PepT1相关因素的影响 | 第83-87页 |
四、讨论 | 第87-93页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93-94页 |
附录 | 第94-95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