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候学论文--气候变化、历史气候论文

我国内陆干旱区过去千年来湿度变化的摇蚊记录及其对比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5页
 第一节 摇蚊指标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第16-29页
  1.摇蚊科昆虫简介第16-18页
  2.摇蚊指标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18-29页
 第二节 我国内陆干旱区过去千年湿度变化研究进展第29-33页
  1.过去千年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第29页
  2.过去千年的大尺度温度变化第29-30页
  3.我国内陆干旱区过去千年的湿度变化第30-33页
 第三节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33-35页
第二章 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年代序列第35-44页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第35-39页
  1.柴达木盆地地貌、气候和水文概要第35-36页
  2.苏干湖盆地自然地理概要第36-39页
  3.苏干湖概况第39页
 第二节 样品采集与岩芯描述第39-42页
  1.样品采集第39-40页
  2.岩芯描述第40-42页
 第三节 年代序列第42-44页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值分析第44-52页
 第一节 摇蚊分析方法第44-48页
  1.摇蚊样品预处理和载片制作第44-46页
  2.摇蚊头壳亚化石鉴定第46-47页
  3.浓度计算第47-48页
 第二节 数值分析方法第48-52页
  1.转换函数建立和应用第48-50页
  2.论文中用到的其他数值分析方法第50-52页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湿度变化重建第52-70页
 第一节 苏干湖摇蚊属种的生态指示意义第52-55页
  1.青藏高原摇蚊—环境因子数据库第52-53页
  2.苏干湖表层样品第53-55页
  3.小结第55页
 第二节 苏干湖摇蚊分析结果与盐度定量重建第55-61页
  1.SG03I孔全岩芯摇蚊提取实验结果第55-56页
  2.SG03I孔岩芯上部摇蚊分析结果第56-59页
  3.基于摇蚊组合的苏干湖盐度定量重建结果与评价第59-61页
 第三节 摇蚊盐度记录与苏干湖其他代用资料的对比第61-65页
  1.与同一岩芯其他代用记录对比第61-64页
  2.与平行岩芯介形虫壳体盐度记录对比第64-65页
  3.小结第65页
 第四节 苏干湖区域过去千年有效湿度变化与初步讨论第65-70页
  1.近千年来有效湿度变化框架第65-66页
  2.年代际~百年尺度典型气候事件第66-67页
  3.有效湿度变率特征第67-70页
第五章 区域气候记录对比与讨论第70-102页
 第一节 我国内陆干旱区过去千年的湿度变化第71-84页
  1.内陆干旱区过去千年湿度代用资料点第71-73页
  2.高分辨率记录对比第73-76页
  3.低分辨率记录对比第76-78页
  4.西风影响的中东亚干旱区过去千年湿度变化集成第78-83页
  5.小结第83-84页
 第二节 近千年来中东亚干旱区与亚洲季风区湿度变化对比研究第84-94页
  1.亚洲季风区过去千年的湿度(季风强度)变化第84-86页
  2.近千年来中东亚干旱区与亚洲季风区湿度变化对比第86-94页
 第三节 可能的驱动机制第94-102页
  1.西风影响的中东亚干旱区相对湿润的小冰期气候第94-99页
  2.西风影响的中东亚干旱区湿度(降水)变化与亚洲季风演变历史的差异第99-101页
  3.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摇蚊记录的新疆博斯腾湖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初步研究第102-116页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第103-104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104-105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105-114页
  1.BSTC001孔岩芯摇蚊分析结果第105-110页
  2.基于摇蚊的博斯腾湖晚全新世水位变化重建第110页
  3.博斯腾湖BSTC001孔岩芯摇蚊记录和硅藻记录的对比第110-112页
  4.博斯腾湖晚全新世摇蚊—气候记录的区域对比第112-114页
 第四节 小结第114-11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20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116-118页
  1.摇蚊记录的苏干湖过去千年有效湿度变化第116-117页
  2.西风影响的我国内陆干旱区以及中东亚干旱区过去千年湿度变化第117页
  3.近千年来西风影响的中东亚干旱区湿度变化与亚洲季风演变历史对比第117-118页
  4.可能的驱动机制第118页
  5.摇蚊记录的博斯腾湖晚全新世水位和气候变化第118页
 第二节 问题与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44页
个人简历第144-146页
附录Ⅰ 摇蚊图版第146-148页
附录Ⅱ 图表目录第148-150页
附录Ⅲ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第150-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海湖小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其水文效应
下一篇:兰州城市气候效应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