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与预购人债权风险防范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2-16页 |
一、商品房预售的概念及其起源 | 第12-13页 |
二、商品房预售法律性质分析 | 第13-15页 |
三、商品房预售的特征 | 第15-16页 |
第二节 预告登记与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区别 | 第16-23页 |
一、预告登记的概念与价值 | 第16-18页 |
二、预告登记保全的请求权的性质 | 第18-20页 |
三、学术界关于预售合同登记备案性质的争论 | 第20-21页 |
四、预告登记与预售合同登记备案的区别 | 第21-23页 |
第三节 预告登记与预购人债权风险防范 | 第23-26页 |
一、商品房预售中预购人面临的风险种类 | 第23-25页 |
二、预购人债权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25页 |
三、预告登记对预购人债权风险防范的作用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中外关于预告登记主要内容之比较 | 第26-32页 |
第一节 预告登记的范围 | 第26-28页 |
一、国外有关预告登记范围的规定 | 第26-27页 |
二、我国《物权法》的规定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预告登记的效力 | 第28-31页 |
一、国外关于预告登记效力的规定 | 第28-29页 |
二、《物权法》关于预告登记效力的规定 | 第29-31页 |
第三节 预告登记的要件 | 第31-32页 |
一、预告登记的实质要件 | 第31页 |
二、预告登记的程序要件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商品房预售预告登记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 第32-34页 |
一、没有对预告登记的申请审查形式进行规定 | 第32页 |
二、预告登记效力的缺失 | 第32-33页 |
三、预告登记后预售人处分行为效力的界定不合理 | 第33页 |
四、预售人抗辩权的缺失 | 第33-34页 |
五、没有对预告登记推进为本登记的程序进行规定 | 第34页 |
六、没有对预告登记的涂销进行规定 | 第34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预售预告登记制度的思考 | 第34-39页 |
一、对预告登记申请审查形式的完善 | 第34-35页 |
二、预告登记效力的完善 | 第35页 |
三、预告登记后预售人处分行为效力的完善 | 第35-37页 |
四、预售人抗辩权的规定 | 第37页 |
五、对预告登记推进为本登记的程序的规定 | 第37-38页 |
六、对预告登记涂销的规定 | 第38页 |
七、“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含义的明确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