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一 前言 | 第10-17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6页 |
·双向转诊运行机制研究概念界定 | 第10页 |
·双向转诊产生的自然历史背景 | 第10-11页 |
·国际经验以及中国国内面临的卫生问题 | 第11-13页 |
·国内双向转诊以及双向转诊运行阻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转诊机制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16页 |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二 福建省社区卫生双向转诊现况调查 | 第17-24页 |
1 调查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调查目的 | 第17页 |
·调查时间 | 第17页 |
·调查地点 | 第17页 |
·调查对象 | 第17-18页 |
·调查内容 | 第18页 |
·调查方法 | 第18页 |
2 调查结果 | 第18-24页 |
·福建省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开展现状 | 第18-19页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双向转诊的认识和态度 | 第19-21页 |
·福建省影响双向转诊开展的因素分析 | 第21-24页 |
三 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运行机制分析 | 第24-32页 |
1 流入机制分析 | 第25-29页 |
·患者就医的高度自由性和盲目性 | 第25-26页 |
·医疗保险政策因素 | 第26-27页 |
·我国社区卫生机构力量还比较薄弱 | 第27-29页 |
2 转诊机制 | 第29-32页 |
·转诊机制运行缺乏卫生资源信息共享系统 | 第29-30页 |
·转诊机制的实现缺乏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 第30-31页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两级格局尚未形成 | 第31-32页 |
四 英国双向转诊系统平台介绍 | 第32-41页 |
1 英国双向转诊平台介绍 | 第32-39页 |
·由全科医生提交的预约转诊 | 第32-38页 |
·由患者提交的预约转诊 | 第38-39页 |
2 启示 | 第39-41页 |
·政府在这个双向转诊的信息系统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 | 第39页 |
·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所提供服务进行科学限定是实现有序转诊的重要条件 | 第39页 |
·卫生信息资源网络共享是实现双向转诊重要的条件 | 第39-40页 |
·全科医生负责制以及便捷的服务 | 第40-41页 |
五 讨论与建议 | 第41-49页 |
1 加强医疗保险在双向转诊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1-43页 |
·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 | 第41页 |
·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与居民的纽带作用 | 第41-42页 |
·增强医疗保险对需方转诊的调控,探索建立局域卫生网络 | 第42-43页 |
·构建新的医疗保险格局,发挥医疗保险对供需双方的调控力 | 第43页 |
2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加强其基础地位,构建新型两级医疗格局 | 第43-47页 |
·大力推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竞聘制 | 第43-45页 |
·加强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与运用 | 第45-47页 |
3 政府建立有效的双向转诊运行管理机制 | 第47-48页 |
4 探索加大政府支付力度以及双向转诊补偿机制 | 第48-49页 |
六 结论 | 第49-50页 |
七 本研究的特色、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0-52页 |
1 特色 | 第50-51页 |
2 不足之处 | 第51页 |
·调查研究对象和样本的局限性 | 第51页 |
·调查地区的局限性 | 第51页 |
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1-52页 |
·通过完善研究对象进一步完善双向转诊运行机制理论 | 第51页 |
·实证研究 | 第51-52页 |
八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九 致谢 | 第54-55页 |
十 综述 | 第55-62页 |
十一 附表 | 第62-65页 |
附件1 | 第65-66页 |
附件2,3:双向转诊合同/制度 | 第66-68页 |
附件4:家庭保健合同(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