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违法性认识概述 | 第12-20页 |
(一) 违法性认识的内容 | 第12-17页 |
1.大陆法系关于违法性认识内容的学说 | 第12-13页 |
2.我国关于违法性认识内容之争 | 第13-14页 |
3.笔者的观点 | 第14-17页 |
(二) 违法性的本质 | 第17-18页 |
(三) 小结:违法性认识即社会危害性认识 | 第18-20页 |
二、违法性认识是否必要(违法性认识与犯罪故意的关系) | 第20-30页 |
(一) 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关于违法性认识是否必要的争论 | 第20-24页 |
1.违法性认识不要说 | 第20-21页 |
2.违法性认识必要说(严格故意说) | 第21-22页 |
3.自然犯与法定犯区别说 | 第22-23页 |
4.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 | 第23-24页 |
(二) 我国关于违法性认识与犯罪故意关系的争论 | 第24-27页 |
1.否定说 | 第25页 |
2.肯定说 | 第25-26页 |
3.折中说 | 第26-27页 |
(三) 我的观点:违法性认识是犯罪故意成立的必要条件 | 第27-30页 |
三、违法性认识的认定 | 第30-37页 |
(一) 违法性认识的认定标准 | 第30-32页 |
(二) 违法性认识的认定方法——推定 | 第32-34页 |
(三) 排除违法性认识的情形(犯罪故意不成立的情形) | 第34-37页 |
1.行为人将正当行为当成不当正行为 | 第35页 |
2.行为人将不正当行为当成正当行为 | 第35-37页 |
四、违法性认识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 | 第37-40页 |
(一) 违法性认识在大陆法系刑法体系中的地位—德日违法性认识理论中的故意说与责任说之争 | 第37-39页 |
(二) 违法性认识在我国刑法体系中的地位——故意说是我国违法性认识理论的必然选择 | 第39-40页 |
五、违法性认识没有必要取代我国刑法理论中的社会危害性认识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