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氮染料脱色菌的筛选以及脱色条件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次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偶氮染料现状以及其结构特性 | 第9页 |
·偶氮染料降解微生物的多样性 | 第9-13页 |
·偶氮染料的结构与其生物可降解性的关系 | 第13-14页 |
·偶氮还原酶以及对应基因的克隆 | 第14-15页 |
·偶氮染料的彻底降解 | 第15页 |
·偶氮染料降解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提出问题、研究内容与意义、科学假说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优势菌种的筛选 | 第18-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不同培养模式的比较 | 第20页 |
·脱色优势菌的筛选 | 第20-21页 |
·3株优势菌的脱色过程初步分析 | 第21页 |
·讨论 | 第21-23页 |
3 优势菌种的偶氮染料降解条件分析 | 第23-31页 |
·引言 | 第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分析方法 | 第25页 |
·试验结果 | 第25-29页 |
·最佳pH值试验 | 第25-26页 |
·最佳温度试验 | 第26页 |
·氧气浓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添加剂的影响 | 第27-28页 |
·L-半胱氨酸加入之后脱色过程的细胞支持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1页 |
4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第31-32页 |
·主要结论 | 第31页 |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