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41页 |
·前言 | 第15页 |
·高分子结晶理论 | 第15-25页 |
·高分子结晶的成核理论 | 第16-17页 |
·高分子结晶的生长理论 | 第17-25页 |
·丙烯酸酯聚合物 | 第25-34页 |
·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结构 | 第25-31页 |
·丙烯酸酯侧链结晶聚合物的热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 第31-32页 |
·丙烯酸酯侧链结晶聚合物的物性 | 第32页 |
·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应用 | 第32-34页 |
·β晶相聚丙烯概述 | 第34-40页 |
·β晶相聚丙烯结构研究 | 第34-35页 |
·β晶相聚丙烯特性研究 | 第35-36页 |
·β晶相聚丙烯应用前景和研究现状 | 第36-38页 |
·聚丙烯拉伸形变机制 | 第38-39页 |
·聚丙烯拉伸成孔机制 | 第39-40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40-41页 |
第2章 丙烯酸酯均聚物和共聚物的热性能研究 | 第41-55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41-42页 |
·丙烯酸酯单体的合成 | 第42页 |
·聚丙烯酸酯的制备 | 第42页 |
·聚合物的表征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丙烯酸酯均聚物 | 第43-44页 |
·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 | 第44-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聚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的结晶和熔融行为研究 | 第55-65页 |
·实验部分 | 第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3页 |
·丙烯酸酯均聚物 | 第56-57页 |
·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 | 第57-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4章 AFM研究聚丙烯酸十八酯原位结晶和熔融行为 | 第65-83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8页 |
·实验原料 | 第66页 |
·聚丙烯酸十八酯的制备 | 第66-67页 |
·聚丙烯酸十八酯的表征 | 第67-6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8-81页 |
·DSC测试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PAA18的结晶形貌研究 | 第69-75页 |
·PAA18的熔融形貌研究 | 第75-76页 |
·PAA18片晶形成机理 | 第76-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5章 聚丙烯未拉伸厚片的形态与结构研究 | 第83-101页 |
·实验部分 | 第83-85页 |
·实验原料 | 第83页 |
·实验仪器和方法 | 第83-84页 |
·未拉伸聚丙烯厚片的制备 | 第84-8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9页 |
·α和β晶型聚丙烯的结晶形态 | 第86-87页 |
·α、β晶型聚丙烯厚片的密度差异 | 第87-89页 |
·β成核剂诱导β晶型聚丙烯机理探讨 | 第89-92页 |
·铸片辊温度对薄膜拉伸的影响 | 第92-95页 |
·铸片辊线速度对聚丙烯厚片形态与结构的影响 | 第95-98页 |
·模头温度对厚片的影响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6章 拉伸法制备聚丙烯多孔膜 | 第101-111页 |
·前言 | 第101-102页 |
·实验部分 | 第102-103页 |
·聚丙烯多孔膜制备工艺路线 | 第102-103页 |
·聚丙烯多孔膜微孔形貌及孔隙率分析 | 第10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0页 |
·拉伸倍数对微孔膜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拉伸温度对微孔膜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拉伸应变速率对聚丙烯微孔膜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热定型温度对薄膜形态稳定性及微孔形貌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7章 丙烯酸酯单体在其它方面的研究 | 第111-121页 |
·前言 | 第111页 |
·HPAM聚合物的合成步骤 | 第111页 |
·HPAM聚合物的性能研究 | 第111-118页 |
·HPAM聚合物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 第111-113页 |
·HPAM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流变学性质研究 | 第113-117页 |
·不同溶液中的HPAM聚合物的微观形态研究 | 第117-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21页 |
结论 | 第121-12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46页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和发表的文章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