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 ·数字水印的产生 | 第9-10页 |
| ·信息安全与数字水印技术 | 第10页 |
| ·数字水印技术与关系数据库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 | 第15-24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数字水印技术的概念 | 第15页 |
| ·数字水印技术与密码学的区别 | 第15-16页 |
| ·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 ·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 ·数字水印技术的分类 | 第19-21页 |
| ·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 | 第21-22页 |
| ·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方向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关系数据库的数字水印技术 | 第24-34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关系数据库数据与多媒体数据的差异 | 第24-25页 |
| ·对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技术的分析 | 第25-29页 |
| ·关系数据库对水印技术的要求 | 第26-27页 |
| ·数字水印技术对关系数据库的要求 | 第27页 |
| ·关系数据库水印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7-29页 |
| ·对关系数据库中数字水印的攻击 | 第29-30页 |
| ·对几种关系数据库水印技术的介绍 | 第30-33页 |
| ·R.Agrawal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技术 | 第30页 |
| ·R.Sion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技术 | 第30-31页 |
| ·牛夏牧的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技术 | 第31-32页 |
| ·关系数据库零水印技术 | 第32-33页 |
| ·对现有关系数据库水印技术的综述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四章 引入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 | 第34-43页 |
| ·数据挖掘 | 第34页 |
| ·聚类分析 | 第34-37页 |
| ·聚类分析的定义 | 第34-35页 |
| ·聚类算法的分类 | 第35-37页 |
| ·引入的改进K-Means聚类算法 | 第37-42页 |
| ·K-Means算法 | 第37-39页 |
| ·改进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 | 第39-40页 |
| ·改进的K-Means算法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技术 | 第43-54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有意义的关系数据库数字水印技术 | 第43-50页 |
| ·算法的研究前提 | 第43-44页 |
| ·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44页 |
| ·水印嵌入算法的流程图 | 第44页 |
| ·水印提取算法的流程图 | 第44页 |
| ·算法描述 | 第44-49页 |
| ·关系数据库数据的预处理 | 第44-46页 |
| ·一个可用属性值聚类的一位水印信息的嵌入与提取 | 第46-47页 |
| ·水印嵌入算法 | 第47-48页 |
| ·水印提取算法 | 第48-49页 |
| ·算法分析 | 第49-50页 |
| ·仿真实验 | 第50-52页 |
| ·实验中计算机的配置、实验数据和实验参数 | 第50页 |
| ·鲁棒性分析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六章 工作总结及展望 | 第54-56页 |
| ·工作总结 | 第54页 |
| ·下步工作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