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0 引言 | 第15-25页 |
·环境审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20页 |
·环境审计的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环境审计的兴起 | 第17-18页 |
·我国的环境审计问题及环境审计现状 | 第18-19页 |
·进行环境审计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文献综述 | 第20-24页 |
·国外环境审计文献回顾 | 第20-22页 |
·国内环境审计文献回顾 | 第22-24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24-25页 |
1. 环境审计概述 | 第25-33页 |
·环境审计的内涵 | 第25-28页 |
·国际上对环境审计的定义 | 第25-26页 |
·我国对环境审计的定义 | 第26-27页 |
·国内外环境审计定义的比较 | 第27-28页 |
·本文对环境审计的界定 | 第28页 |
·环境审计的本质 | 第28-30页 |
·环境审计实施的客观要求 | 第30-31页 |
·环境审计的理论前提 | 第31-33页 |
·目前理论界对环境审计产生基础的确认与诊释 | 第31-32页 |
·对环境审计产生基础的科学解释 | 第32-33页 |
2. 我国环境审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9页 |
·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 | 第33-35页 |
·我国环境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 第33-35页 |
·我国企业环境保护审计的发展趋势 | 第35页 |
·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宣传不够,影响环境审计的开展 | 第36页 |
·环境审计主体单一 | 第36页 |
·没有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 第36页 |
·环境审计立法缺失 | 第36-37页 |
·具备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审计人员缺乏 | 第37页 |
·我国环境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39页 |
·审计理论界缺乏对环境审计的系统研究 | 第37页 |
·缺少对环境审计的法规支持 | 第37页 |
·缺乏基本的环境会计准则或制度 | 第37-38页 |
·政府和审计界不够重视 | 第38-39页 |
3. 国外环境审计的经验总结及借鉴 | 第39-47页 |
·国外环境审计发展现状 | 第39-42页 |
·国外环境审计理论发展状况 | 第39-40页 |
·国外环境审计实践发展状况 | 第40-41页 |
·对国外国家环境审计的简单评价 | 第41-42页 |
·国外环境审计的经验总结 | 第42-44页 |
·拓宽审计的内容和范围 | 第42-43页 |
·建立并健全环境保护法规 | 第43页 |
·利用先进环境审计的技术及审计方法 | 第43页 |
·吸收专家参与工作 | 第43-44页 |
·对我国环境审计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 第44-47页 |
·制定适用于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及准则 | 第44-45页 |
·在理论上确定环境审计的范围和主体分工 | 第45页 |
·改善和加强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 | 第45-47页 |
4. 完善我国环境审计的建议 | 第47-57页 |
·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应注意的内容 | 第47-50页 |
·审计的内容由专项审计向全面审计发展 | 第47-48页 |
·审计主体由以政府审计机关为主向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三者全面发展 | 第48-49页 |
·审计模式由联合审计转向环境审计人员独立开展环境审计 | 第49-50页 |
·完善我国环境审计的建议 | 第50-57页 |
·建立有效的环境审计体系 | 第50-52页 |
·开展对环保机构的工作绩效审计 | 第52页 |
·制定环境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54页 |
·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增强对环境审计的法规支持 | 第54-55页 |
·发展环境会计,增强对环境信息的披露 | 第55页 |
·优化环境审计人才结构 | 第55-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