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10页 |
| ABSTRACT | 第10-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9页 |
| ·前言 | 第16-18页 |
| ·过渡金属催化剂研究现状简介 | 第18-23页 |
| ·铂、镍过渡金属表面吸附氢研究 | 第18-19页 |
| ·铂催化剂表面吸附CO及除去CO反应研究 | 第19-22页 |
| ·燃料电池Pt电极吸附CO及减缓CO中毒效应的研究 | 第19-21页 |
| ·铂催化剂表面CO吸附状态研究 | 第21-22页 |
| ·负载铂金属纳米粒子或团簇催化剂 | 第22-23页 |
|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选择 | 第23-29页 |
|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 ·从头计算(ab initio)方法 | 第23-25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5-27页 |
| ·分子动力学方法(MD) | 第27页 |
| ·化学反应过渡态 | 第27-29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29-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9页 |
| 第二章 氢在贵金属铂催化剂上连续解离吸附反应性能研究 | 第39-61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40-44页 |
| ·团簇模型 | 第41-42页 |
| ·单晶结构模型 | 第42-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7页 |
| ·氢在Pt团簇上连续解离吸附反应 | 第44-47页 |
| ·氢在Pt(100),Pt(111)和Pt(531)单晶表面解离吸附性能 | 第47-57页 |
| ·Pt(111)面 | 第48-51页 |
| ·Pt(100)面 | 第51-53页 |
| ·Pt(531)面 | 第53-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第三章 饱和吸附氢的铂团簇上CO去除反应性研究 | 第61-78页 |
| ·引言 | 第61-62页 |
|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62-6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2页 |
| ·Pt_6H_xO_2团簇上CO的氧化反应 | 第64-68页 |
| ·Pt_5RuH_xO_2团簇上CO的氧化反应 | 第68-71页 |
| ·Pt_6H_x团簇上CO的还原反应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第四章 γ-Al_2O_3负载Pt金属团簇结构特征及催化氢的反应性能研究 | 第78-106页 |
| ·引言 | 第78-79页 |
| ·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79-8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1-103页 |
| ·Pt_/γ-Al_2O_3(001)复合体系结构特征 | 第81-93页 |
| ·γ-Al_2O_3负载Pt团簇催化氢的反应 | 第93-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4-106页 |
| 第五章 氢在非贵金属镍团簇上连续解离吸附行为研究 | 第106-124页 |
| ·引言 | 第106-107页 |
| ·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107-10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9页 |
| ·Ni_n(n=2~9,13)团簇的基态结构和电子特性 | 第108-111页 |
| ·氢在Ni_n(n=2~9,13)团簇上连续解离吸附反应 | 第111-1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4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124-125页 |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