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论题的源起及创新 | 第10-12页 |
| ·论文的源起 | 第10-12页 |
| ·创新点 | 第12页 |
| ·论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 ·论题的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3-15页 |
| 第2章 多元一体设计文化的源起 | 第15-25页 |
| ·设计文化多元一体的基本特性 | 第15-22页 |
| ·设计文化多元一体的地域特性 | 第15-18页 |
|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 第18-22页 |
| ·多元一体设计文化产生的哲学源点 | 第22-24页 |
| ·设计文化的“和而不同” | 第22-23页 |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第23-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产品设计中多元一体设计文化的载体地位 | 第25-41页 |
| ·多元一体设计文化的概述 | 第25-31页 |
| ·多元一体设计文化的内涵 | 第25-26页 |
| ·多元一体设计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26-28页 |
| ·多元设计文化一体化进程的根源和动力 | 第28-30页 |
| ·多元一体化设计文化的存在意义 | 第30-31页 |
| ·需要区分的几个概念 | 第31-35页 |
| ·一元不等于一体 | 第31-33页 |
| ·本土化并非一体化的绊脚石 | 第33-35页 |
| ·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关系 | 第35页 |
| ·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与产品消费的关系 | 第35-37页 |
| ·消费观念的一体化 | 第36-37页 |
| ·消费模式的一体化 | 第37页 |
| ·产品设计中多元一体设计的艺术特征 | 第37-40页 |
| ·多元共存的复合性 | 第37-39页 |
| ·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 第39页 |
| ·多样变化的创新性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多元一体设计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第41-54页 |
| ·诺基亚设计 | 第41-45页 |
| ·多元的人员组成 | 第41-42页 |
| ·统一的管理模式 | 第42页 |
| ·统一的价值观 | 第42-43页 |
| ·丰富的设计产品 | 第43-45页 |
| ·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结合体—香港设计 | 第45-47页 |
| ·香港设计文化的发展历程 | 第46页 |
| ·香港设计师的产品设计 | 第46-47页 |
| ·多元格局的超大共同体—美国设计文化 | 第47-50页 |
| ·设计人员的多元化 | 第48页 |
| ·设计思潮的多元化 | 第48-49页 |
| ·多元化设计的集大成者 | 第49-50页 |
| ·从汽车工业的发展看设计文化的一体化浪潮 | 第50-53页 |
| ·行业内的一体化 | 第51-52页 |
| ·产业链的一体化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4-58页 |
| ·多元一体的文化特性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 第54-56页 |
| ·经济全球化为多元一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 第55页 |
| ·意识全球化成为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力 | 第55页 |
| ·人类素质的提高是文化一体化的客观条件 | 第55-56页 |
| ·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将承载产品价值 | 第56-57页 |
| ·多元一体的文化特性是现代产品设计的灵魂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助研及时间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