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安全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农村公路的界定 | 第10页 |
·研究的背景与必要性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农村公路特征分析 | 第18-27页 |
·农村公路的道路特征 | 第18-20页 |
·农村公路的使用者特征 | 第20-23页 |
·机动车驾驶员特征 | 第20-22页 |
·行人与非机动车驾驶员特征 | 第22-23页 |
·农村公路的车辆特性 | 第23-25页 |
·农村公路的车辆构成变化趋势 | 第23-24页 |
·农村公路的车辆特性 | 第24-25页 |
·农村公路事故特征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农村公路安全设计原则与技术 | 第27-39页 |
·公路条件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 | 第27-32页 |
·公路几何特征要素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 | 第27-31页 |
·路侧条件对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 | 第31-32页 |
·农村公路安全设计原则与技术 | 第32-38页 |
·农村公路安全设计原则 | 第32-34页 |
·农村公路安全设计技术 | 第34-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农村公路安全设计 | 第39-91页 |
·农村公路的分类分级 | 第39页 |
·农村公路的分类 | 第39页 |
·农村公路的分级 | 第39页 |
·设计速度与路基宽度 | 第39-45页 |
·设计速度 | 第39-40页 |
·路基宽度 | 第40-43页 |
·设计速度与路基宽度变化路段 | 第43页 |
·错车道 | 第43-45页 |
·农村公路线形安全设计 | 第45-54页 |
·平面线形 | 第45-49页 |
·纵断面线形 | 第49-53页 |
·平纵组合 | 第53-54页 |
·农村公路路侧安全设计 | 第54-63页 |
·"主动"预防措施 | 第55-56页 |
·容错设计 | 第56-60页 |
·"被动"防护设计 | 第60-63页 |
·人性化的路侧设计 | 第63页 |
·农村公路交叉口安全设计 | 第63-76页 |
·几何设计 | 第64-68页 |
·平面交叉口控制方式 | 第68-69页 |
·交通安全设施 | 第69-71页 |
·交叉口视距保障 | 第71-74页 |
·交叉口接入技术 | 第74-75页 |
·农村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 | 第75-76页 |
·农村公路视距保证 | 第76-86页 |
·农村公路视距的类型 | 第76-77页 |
·视距不足路段与判断标准 | 第77-80页 |
·视距不足路段的判断方法 | 第80-83页 |
·视距不足路段的判断流程 | 第83页 |
·视距不足路段的视距保证措施 | 第83-86页 |
·农村公路过村镇路段安全设计 | 第86-88页 |
·农村公路公路条件变化路段安全设计 | 第88-90页 |
·宽路窄桥 | 第88-89页 |
·桥涵荷载限制 | 第89页 |
·净空不连续路段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主要结论 | 第91-93页 |
主要结论 | 第91-92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