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本位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1. 序言 | 第12-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城市本位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理论综述 | 第13-16页 |
2. 城市本位的历史回顾 | 第16-25页 |
·建国初期的城市本位 | 第16-18页 |
·建国后到改革前的城市本位 | 第18-21页 |
·改革后的城市本位 | 第21-25页 |
3. 城市本位的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我国政治体制的支持 | 第25-26页 |
·工业初期的经济原因 | 第26-27页 |
·外界环境的影响 | 第27-28页 |
4. 逐渐放大的消极作用 | 第28-40页 |
·城乡二元结构加剧 | 第28-35页 |
·农村发展问题重重 | 第35-37页 |
·虚假城市化 | 第37页 |
·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 第37-38页 |
·城市管理问题丛生 | 第38页 |
·诱发诸多社会矛盾 | 第38-40页 |
5. 城市本位的积极作用 | 第40-47页 |
·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 第41-43页 |
·强化农民向城市迁移的冲动 | 第43-44页 |
·符合集约型发展模式 | 第44页 |
·良好的聚集和辐射效应 | 第44-45页 |
·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指导和服务中心 | 第45-47页 |
6. 城市化的展望 | 第47-55页 |
·城市化的积极作用 | 第47-48页 |
·小城镇为农村提供公共物品的必然选择 | 第48-49页 |
·小城镇建设的作用和必然选择 | 第49-51页 |
·城市本位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 第51-53页 |
·城市本位的最终消亡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