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页 |
一、文气论的生成 | 第6-10页 |
1、文气论溯源 | 第6-9页 |
2、"文气"论确立的社会背景 | 第9-10页 |
二、文气论的主体特征 | 第10-22页 |
1、作家主体精神研讨 | 第10-17页 |
(1)、对生命精神的观照 | 第10-12页 |
(2)、对情感的郁结勃发的钟崇 | 第12-14页 |
(3)、对人格精神的彰显 | 第14-15页 |
(4)、对自然精神的重视 | 第15-17页 |
2、作品"气韵生动"研究 | 第17-22页 |
(1)、气是艺术作品的生命 | 第17-19页 |
(2)、对艺术作品生命性的观照 | 第19-21页 |
(3)、对艺术作品审美意味的重视 | 第21-22页 |
三、文气论的美学价值 | 第22-30页 |
1、文气论对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 | 第22-24页 |
2、文气论对文学鉴赏批评理论的推动意义 | 第24-27页 |
3、文气论对创作主体人格的建构意义 | 第27-30页 |
结语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参考书目 | 第35-37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