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硒肽制备及其防治铅中毒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硒研究的发展和研究目的 | 第9页 |
·铅中毒和排铅治疗的意义 | 第9-10页 |
2. 硒的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硒分布以及目前国内硒营养状况 | 第15页 |
·硒的相关生物学功能 | 第15-16页 |
·硒的吸收、代谢和功能发挥 | 第16-19页 |
3. 低聚肽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低聚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低聚肽的相关生物学功能 | 第20页 |
·低聚肽的吸收、代谢和功能发挥 | 第20-21页 |
·低聚肽产品的研发状况 | 第21页 |
4. 低聚硒肽的排铅生物功能 | 第21-23页 |
·铅进入体内的途径以及在体内的转化 | 第21-22页 |
·低聚硒肽排铅的功能研究 | 第22-23页 |
5.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 第23-25页 |
·以大豆富集硒,制备大豆硒肽 | 第23页 |
·研究大豆硒肽的物化功能 | 第23页 |
·考察大豆硒肽的体内排铅效果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多酶复合制备大豆硒肽 | 第25-46页 |
1. 前言 | 第25-26页 |
·富硒大豆的研究现状 | 第25页 |
·大豆硒肽的研究现状 | 第25页 |
·酶法制备低聚肽的研究情况 | 第25页 |
·试验的内容与目标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5页 |
·富硒大豆蛋白的制备 | 第27页 |
·水解酶的选择及单酶作用条件考察 | 第27-41页 |
·复合酶的条件考察 | 第41-43页 |
·混合酶水解物的分子量鉴定 | 第43-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大豆硒肽的排铅生物功能试验 | 第46-61页 |
1. 前言 | 第46-47页 |
·铅污染及对人体的危害 | 第46页 |
·国内外防治铅中毒的研究现状 | 第46页 |
·大豆硒肽用于防治铅中毒的研究现状和开发前景 | 第46-47页 |
·试验的内容与目标 | 第4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试验动物和原料试剂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5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9页 |
·受试动物在试验中体态体征变化 | 第50-53页 |
·受试动物相关指标检测 | 第53-59页 |
·受试动物的血液、肝、肾硒铅含量状况 | 第59页 |
4. 讨论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61-63页 |
1 结论 | 第61页 |
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3 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