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1 石杉碱甲的发现及临床应用 | 第10页 |
2 石杉碱甲工业生产的现状 | 第10-12页 |
·直接从千层塔中提取 | 第10-11页 |
·石杉碱甲(HUP A)的全合成及基于HUP A的结构改造研究 | 第11-12页 |
3 产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的发现及其意义 | 第12-14页 |
·内生真菌研究的应用 | 第12-13页 |
·产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的发现 | 第13-14页 |
·产石杉碱甲的内生真菌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4 真菌发酵产石杉碱甲的优势 | 第14-15页 |
5 真菌发酵动力学的研究 | 第15-16页 |
6 物理、化学方法诱变真菌的研究 | 第16-20页 |
·物理诱变原理 | 第16-18页 |
·化学诱变原理 | 第18-20页 |
7 真菌基因组DNA提取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8 DNA分子标记技术 | 第20-25页 |
·DNA分子标记的概念 | 第20-21页 |
·DNA分子标记的分类 | 第21-25页 |
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二 材料和方法 | 第26-3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2 仪器和试剂 | 第26-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实验试剂 | 第26-2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7-34页 |
·千层塔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27-29页 |
·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纯化 | 第27页 |
·菌株的鉴定 | 第27-28页 |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第27页 |
·菌株的分子鉴定 | 第27-28页 |
·产石杉碱甲菌株的筛选 | 第28-29页 |
·石杉碱甲的提取 | 第28页 |
·石杉碱甲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物理与化学诱变筛选产石杉碱甲高产菌株 | 第29-30页 |
·物理方法诱变内生真菌 | 第29-30页 |
·化学方法诱变内生真菌 | 第30页 |
·突变菌株的筛选 | 第30页 |
·内生真菌SHB产石杉碱甲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30-31页 |
·种子培养 | 第31页 |
·发酵条件选择 | 第31页 |
·RAPD分子检测 | 第31-34页 |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1页 |
·DNA的纯度及浓度测定 | 第31-32页 |
·RAPD-PCR反应体系的构建 | 第32-33页 |
·PCR反应产物检测 | 第33页 |
·RAPD分析 | 第33-34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34-50页 |
1 千层塔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34-36页 |
·千层塔内生真菌的形态特征 | 第34-35页 |
·内生真菌rDNA ITS序列分析 | 第35-36页 |
2 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的筛选 | 第36页 |
3 物理与化学诱变筛选产石杉碱甲高产菌株 | 第36-39页 |
·微波诱变内生真菌的致死率及突变株的检测 | 第36-37页 |
·紫外线辐射诱变内生真菌的致死率及突变株的检测 | 第37-38页 |
·Co~(60)射线辐射诱变内生真菌的致死率及突变株的检测 | 第38页 |
·亚硝酸(HNO_2)诱变内生真菌的致死率及突变株的检测 | 第38-39页 |
·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内生真菌的致死率及突变株的检测 | 第39页 |
4 发酵条件对千层塔内生真菌石杉碱甲的影响 | 第39-45页 |
·温度对内生真菌产石杉碱甲的影响 | 第39-40页 |
·PH对内生真菌产石杉碱甲影响 | 第40-41页 |
·接种量对内生真菌产石杉碱甲的影响 | 第41页 |
·种龄对内生真菌产石杉碱甲的影响 | 第41-42页 |
·转速对内生真菌产石杉碱甲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发酵时间对内生真产石杉碱甲的影响 | 第43页 |
·正交试验优化千层塔内生真菌SHB发酵条件 | 第43-45页 |
5 菌株RAPD分子检测 | 第45-50页 |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5-48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 | 第45-46页 |
·DNA的电泳检测 | 第46-47页 |
·五种方法提取的DNA的PCR扩增效果 | 第47-48页 |
·RAPD-PCR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48页 |
·RAPD随机引物的筛选 | 第48-49页 |
·RAPD标记的分析 | 第49-50页 |
四 分析与讨论 | 第50-53页 |
1 千层塔产石杉碱甲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 第50-51页 |
2 物理与化学诱变 | 第51页 |
3 内生真菌SHB发酵 | 第51-52页 |
4 RAPD分子标记分析 | 第52-53页 |
五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附录一 主要试剂配制 | 第62-65页 |
附录二 缩略语表 | 第65-66页 |
附录三 内生真菌ⅠITS序列 | 第66-67页 |
附录四 内生真菌ⅡITS序列 | 第67-68页 |
附录五 内生真菌ⅢITS序列 | 第68-70页 |
附录六 内生真菌ⅣITS序列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