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3-15页 |
第2章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劳动用工机制走向的回顾和启示 | 第15-21页 |
·我国劳动用工机制走向 | 第15-19页 |
·固定工阶段 | 第15-17页 |
·双轨制阶段 | 第17-18页 |
·合同制阶段 | 第18-19页 |
·启示和结论 | 第19-21页 |
第3章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用工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其矫正 | 第21-30页 |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用工机制存在的缺陷 | 第21-24页 |
·书面合同签订率低 | 第21-22页 |
·劳动合同短期化 | 第22-23页 |
·歧视性用工的问题 | 第23-24页 |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用工机制的矫正 | 第24-30页 |
·明确不签订书面合同的法律后果 | 第24-26页 |
·调整劳动合同期限 | 第26-27页 |
·消除歧视性的措施 | 第27-30页 |
第4章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工机制出现的新问题及其对策 | 第30-41页 |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机制出现的新问题 | 第30-35页 |
·正规用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非正规用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保障性对策 | 第35-41页 |
·制定和完善配套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 | 第35-38页 |
·加强劳动执法力度以及相关行政制度建设 | 第38页 |
·构建良性的劳动守法环境 | 第38-40页 |
·广泛开展《劳动合同法》的宣传普及工作 | 第40页 |
·建立适合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