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12-17页 |
·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 第13-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设计 | 第17-22页 |
·内容与框架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 第22-48页 |
第一节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综述 | 第22-37页 |
·政府构建并参与管理社会养老金体系的理论依据 | 第23-25页 |
·关于养老金制度的经济效应研究 | 第25-31页 |
·关于养老金制度的模式选择研究 | 第31-37页 |
第二节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 第37-45页 |
·对国外理论的梳理与介绍 | 第37-39页 |
·关于养老金制度的经济效应 | 第39页 |
·关于养老金制度的模式选择 | 第39-42页 |
·关于养老金制度模式的转轨问题 | 第42-43页 |
·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43-45页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45-48页 |
第三章 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48-83页 |
第一节 现代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48-59页 |
·产业革命催生的现代公共养老金制度 | 第48-50页 |
·现代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与普及 | 第50-59页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的改革 | 第59-65页 |
·调整性改革 | 第60页 |
·根本性变革 | 第60-65页 |
第三节 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的沿革与发展现状 | 第65-83页 |
·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发展的主要阶段 | 第65-72页 |
·现行模式与运行现状 | 第72-77页 |
·中国公共养老金状况的国际比较 | 第77-83页 |
第四章 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83-115页 |
第一节 养老金制度模式的分类及运行机理 | 第83-90页 |
·养老金制度模式的分类 | 第83-86页 |
·养老金制度模式的运行机理比较 | 第86-90页 |
第二节 养老金制度模式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90-101页 |
·养老金制度模式对国民储蓄的影响 | 第90-97页 |
·养老金制度模式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 第97-101页 |
第三节 养老金制度模式的社会福利效应 | 第101-109页 |
·养老金制度模式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 第101-102页 |
·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应对老龄化的能力分析 | 第102-109页 |
第四节 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的优缺点总结 | 第109-115页 |
第五章 不同养老金制度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第115-148页 |
第一节 中国现行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115-125页 |
第二节 缴费确定型积累制的适用性分析 | 第125-133页 |
·实行缴费确定型积累制的前提 | 第126-127页 |
·我国实行缴费确定型积累制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 第127-130页 |
·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职能定位决定其不宜实行积累制 | 第130-133页 |
第三节 给付确定型现收现付制的适用性分析 | 第133-141页 |
·给付确定型现收现付制的财务可持续性 | 第134-138页 |
·给付确定型现收现付制在中国的适用性 | 第138-141页 |
第四节 名义缴费确定型现收现付制的适用性分析 | 第141-148页 |
·名义账户制的财务平衡机制 | 第141-143页 |
·名义账户制在中国的适用性 | 第143-148页 |
第六章 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 第148-166页 |
第一节 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最优模式选择 | 第148-156页 |
·我国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改革的目标 | 第148-150页 |
·我国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最优制度模式 | 第150-155页 |
·转轨路径设计 | 第155-156页 |
第二节 中国公共养老金制度模式的具体设计 | 第156-166页 |
·养老金覆盖面 | 第156-157页 |
·账户设置 | 第157页 |
·养老金缴费 | 第157-161页 |
·养老金发放 | 第161-164页 |
·管理和监督 | 第164-166页 |
第七章 结论、启示及有关说明 | 第166-17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及启示 | 第166-170页 |
·主要结论 | 第166-168页 |
·重要启示 | 第168-170页 |
第二节 关于本文研究工作的两点说明 | 第170-172页 |
·研究局限 | 第170页 |
·未来研究工作的改进方向 | 第170-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82页 |
致谢 | 第182-1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