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创造的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目录 | 第9-14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4-42页 |
第一节 ERM产生的现实背景 | 第14-19页 |
一、经济全球化 | 第14-15页 |
二、金融混业经营 | 第15-16页 |
三、保险企业损失和破产案例 | 第16-17页 |
四、全球保险企业风险管理的最新趋势 | 第17-19页 |
第二节 ERM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一、各国监管、评级要求和公司治理标准的制定 | 第20页 |
二、金融工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第20-22页 |
三、银行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 第22页 |
四、保险业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 第22-23页 |
五、系统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第23-25页 |
第三节 ERM相关文献述评 | 第25-32页 |
一、国内相关文献述评 | 第25-28页 |
二、国外相关文献述评 | 第28-30页 |
三、全面风险管理研究现状评析 | 第30-32页 |
第四节 论文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第32-36页 |
一、论文研究意义 | 第32-33页 |
二、论文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33-34页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第五节 论文的结构安排及创新点 | 第36-42页 |
一、论文结构安排 | 第36-40页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40-42页 |
第二章 价值创造视角评析风险管理传统和现代理论 | 第42-75页 |
第一节 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关系 | 第42-48页 |
一、风险管理无关论 | 第42-44页 |
二、风险管理相关论 | 第44-46页 |
三、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企业价值 | 第46-48页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研究的历史沿革 | 第48-51页 |
一、风险管理产生和发展阶段 | 第48-49页 |
二、传统风险管理阶段 | 第49-50页 |
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 第50-51页 |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传统理论 | 第51-66页 |
一、传统风险观 | 第52-53页 |
二、一般风险管理 | 第53-56页 |
三、财务风险管理 | 第56-65页 |
四、传统风险管理的局限性 | 第65-66页 |
第四节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66-74页 |
一、全面的风险观 | 第67-69页 |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特征 | 第69-71页 |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四个整合层级 | 第71-73页 |
四、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三章 基于价值创造的ERM整合框架研究 | 第75-110页 |
第一节 价值和价值创造相关理论 | 第75-78页 |
一、关于公司价值的界定 | 第75-76页 |
二、波特的价值创造理论 | 第76-77页 |
三、上述理论对ERM的启示 | 第77-78页 |
第二节 ERM的内涵和特点 | 第78-89页 |
一、ERM的内涵和特点 | 第78-80页 |
二、ERM目标 | 第80-86页 |
三、ERM策略 | 第86-89页 |
第三节 ERM整合框架体系 | 第89-109页 |
一、ERM整合框架体系 | 第89-91页 |
二、ERM管理机制 | 第91-96页 |
三、ERM运行环境 | 第96-102页 |
四、ERM运行过程 | 第102-109页 |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四章 基于价值创造的ERM动态模型研究 | 第110-142页 |
第一节 价值创造的主要路径 | 第110-116页 |
一、破产成本和财务危机成本的减少(R_1) | 第110-112页 |
二、委托代理成本减轻(R_2) | 第112-114页 |
三、税收成本减轻(R_3) | 第114页 |
四、其它市场不完美因素成本的减轻(R_4) | 第114-115页 |
五、风险管理的直接收益(R_5) | 第115-116页 |
第二节 模型的理论基础和整体轮廓 | 第116-124页 |
一、系统论方法 | 第116-118页 |
二、风险和资本的关系 | 第118-119页 |
二、新保险模型 | 第119-121页 |
四、ERM模型整体轮廓描述 | 第121-124页 |
第三节 ERM价值创造动态模型建构 | 第124-141页 |
一、模型假设 | 第124-126页 |
二、模型建构 | 第126-131页 |
三、模型求解 | 第131-139页 |
四、模型的结论和意义 | 第139-141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第五章 ERM理论体系下保险公司的资本结构 | 第142-177页 |
第一节 为什么是经济资本 | 第142-148页 |
一、经济资本自身的优越性 | 第142-145页 |
二、监管因素驱动 | 第145-147页 |
三、经济资本在保险业的运用 | 第147页 |
四、经济资本和资本结构 | 第147-148页 |
第二节 “自下而上”法计算经济资本 | 第148-161页 |
一、经济资本的涵义 | 第149-150页 |
二、市场价值资产负债表 | 第150-153页 |
三、“自下而上”求解经济资本 | 第153-161页 |
第三节 经济资本计算示例 | 第161-167页 |
一、市场价值资产负债表 | 第161-162页 |
二、分类风险所需经济资本的计算 | 第162-164页 |
三、公司整体风险所需经济资本 | 第164-166页 |
四、经济资本管理机制运用 | 第166-167页 |
第四节 新的“自上而下”经济资本计算方法 | 第167-175页 |
一、对“自下而上”方法的质疑 | 第168-171页 |
二、“自上而下”计算经济资本的方法 | 第171-174页 |
三、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174-175页 |
本章小结 | 第175-177页 |
第六章 ERM理论体系下保险公司的资本预算 | 第177-201页 |
第一节 保险公司资本预算方法 | 第177-187页 |
一、现有资本预算工具评析 | 第177-180页 |
二、RAROC的涵义和计算方法 | 第180-185页 |
三、RAROC方法的潜在问题 | 第185-187页 |
第二节 对RAROC方法的改进 | 第187-192页 |
一、一致性原则和TailVaR方法 | 第187-188页 |
二、RAROC方法与TailVaR方法的比较 | 第188-189页 |
三、基于TailVaR的RAROC方法 | 第189-192页 |
第三节 资本预算新方法 | 第192-200页 |
一、资本预算“双要素”模型 | 第192-195页 |
二、保险风险分布的非对称性特征 | 第195-196页 |
三、资本预算“三要素”模型 | 第196-20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0-20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201-205页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201-203页 |
二、论文后续研究方向 | 第203-205页 |
参考文献 | 第205-209页 |
致谢 | 第209-210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210-211页 |
发表论文 | 第210-211页 |
专著 | 第211页 |
科研课题 | 第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