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摩擦禾、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三元杂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1.前言第10-24页
   ·远缘杂交在作物遗传与育种研究中的作用第10-11页
   ·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第11-14页
     ·玉蜀黍属(Zea L)第11-12页
     ·摩擦禾属(Tripsacum L)第12-14页
   ·玉米远缘杂交研究进展第14-17页
     ·大刍草与玉米杂交第14-15页
     ·摩擦禾与玉米杂交第15-17页
   ·远缘杂交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与遗传研究第17-24页
     ·形态学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s)第18页
     ·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第18-20页
     ·生物化学标记(Biochemical markers)第20页
     ·分子生物学标记(Molecular markers)第20-21页
     ·分子细胞遗传学标记——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第21-24页
2.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3.材料与方法第25-33页
   ·供试材料第25页
   ·实验方法第25-33页
     ·田间实验第25-26页
     ·细胞学观察第26-29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第29-33页
4.结果与分析第33-43页
   ·形态学分析第33-37页
     ·三元杂种生物学性状第33页
     ·三元杂种(MTF-1)植物形态性状分析第33-34页
     ·三元杂种(MTF-1)各杂交后代的性状分析第34-37页
   ·细胞学分析第37-39页
     ·三元杂种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第37页
     ·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和摩擦禾核型比较分析第37-39页
   ·三元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析第39-41页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第39页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至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第39-40页
     ·花粉粒发育与育性观察第40-41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第41-43页
     ·单色基因组原位杂交第41页
     ·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第41页
     ·三元杂种(MTF-1)的亲本基因组比较分析第41-43页
5.讨论第43-51页
   ·三元杂种(MTF-1)的遗传分析第43-46页
     ·三元杂种(MTF-1)的遗传组成第43页
     ·三元杂种(MT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第43-44页
     ·三元杂种(MTF-1)花粉粒育性第44-45页
     ·三元杂种(MTF-1)杂交结实率第45页
     ·三元杂种(MTF-1)杂种后代性状表现第45-46页
   ·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和摩擦禾的比较基因组研究第46-47页
   ·三元杂种(MTF-1)产生的意义及应用前景第47-49页
     ·玉米与其近缘种基因组同源关系第47-48页
     ·玉米基因组进化第48页
     ·无融合生殖作物育种第48-49页
     ·多年生饲草育种第49页
     ·常规玉米育种第49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在外源遗传物质研究中的作用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附录(APPENDIX)第58-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抗白粉病新种质的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
下一篇: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