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6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5-24页 |
·入侵植物的性状增强 | 第15-18页 |
·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的化感作用 | 第18-22页 |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 | 第22-24页 |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采用的方法 | 第24-26页 |
·科学问题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5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入侵地加拿大一枝黄花化学性状的表现 | 第26-42页 |
1 化感物的释放和积累 | 第26-31页 |
·实验材料 | 第26页 |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7-28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2 中国种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感效应 | 第31-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设计 | 第31-3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3-34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3 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存留动态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实验设计 | 第38-3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9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外来植物竞争性状的比较生物地理学研究 | 第42-53页 |
1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地理学原位比较实验 | 第42-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取样 | 第42-44页 |
·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粗提物对植物的化感效应 | 第44-45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5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5页 |
2 不同来源地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境内的同质园实验 | 第45-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6-47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中国种群和美国种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特征比较 | 第47-48页 |
·原产地(美国)和入侵地(中国)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化学生态特征比较 | 第48-52页 |
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加拿大一枝黄花竞争比较及化感作用的调节作用 | 第53-69页 |
1 化感作用在入侵地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本地植物的邻体效应的调节作用 | 第53-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实验设计与过程 | 第53-54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54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2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过程中竞争作用的比较研究及化感作用对其的调节作用 | 第59-68页 |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实验设计 | 第59-60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60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3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讨论与总结 | 第69-83页 |
1 讨论 | 第69-81页 |
·入侵过程化感作用及化感物的积累 | 第69-72页 |
·化学性状的增强 | 第72-74页 |
·化学性状对竞争的贡献 | 第74-81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81页 |
2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101页 |
附录:博士期间发表和参与发表的论文和项目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