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大面积铝合金局部放电微弧氧化及热阻隔膜层制备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37页
   ·引言第17-18页
   ·热障涂层的制备技术第18-20页
   ·微弧氧化技术研究现状第20-30页
     ·机理研究第20-25页
     ·膜层结构研究第25-27页
     ·微弧氧化膜层热性能研究现状第27-29页
     ·含Zr 微弧氧化膜层研究现状第29-30页
   ·微弧氧化技术的不足第30-35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5-37页
第2章 实验方法及性能表征第37-47页
   ·实验材料第37页
   ·实验设备及工艺流程第37-38页
     ·实验设备第37-38页
     ·工艺流程第38页
   ·实验方法及设计第38-43页
     ·电极距离试验第38-39页
     ·约束阴极微弧氧化试验第39-40页
     ·非同步微弧氧化第40-41页
     ·非连续微弧氧化第41页
     ·微弧氧化热阻隔膜层制备第41-43页
   ·膜层分析与表征方法第43-47页
     ·涡流膜层厚度测试第43页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3页
     ·X 射线衍射分析第43页
     ·扫描电镜观察第43-44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44页
     ·热稳定性分析第44页
     ·抗高温氧化性能分析第44页
     ·抗热震性能试验第44-45页
     ·氧乙炔烧蚀试验第45页
     ·热阻隔测试分析第45-46页
     ·拉伸测试第46页
     ·摩擦磨损测试分析第46页
     ·电化学腐蚀测试分析第46-47页
第3章 电极距离对微弧氧化放电特性的影响第47-65页
   ·阳极表面探针电位分析第47-50页
   ·不同阴极结构电极距离变化第50-52页
     ·板状阴极结构第50-51页
     ·栅网阴极结构第51-52页
   ·微距微弧氧化效应第52-55页
     ·氧化电压第52-53页
     ·溶液温度第53-54页
     ·能量效率第54-55页
   ·电极距离变化过程中的电压非线性行为第55-63页
     ·电极距离对氧化电压的影响第56-59页
     ·氧化系统电极结构对氧化电压的影响第59-60页
     ·阳极试样表面电流分布第60-61页
     ·电极距离对微弧氧化成膜特性的影响第61-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约束阴极微弧氧化放电特性第65-82页
   ·试验方案及过程第66-67页
   ·电极距离对微弧氧化工作电流的影响第67-69页
     ·相同约束电极面积第67-68页
     ·不同电极工作面积第68-69页
   ·电极距离对试样表面不同区域电位及电流分布的影响第69-71页
   ·电极距离对起弧电压及成膜特性的影响第71-77页
     ·电极距离对起弧电压的影响第71-72页
     ·电极距离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第72-74页
     ·电极距离对能量效率的影响第74-75页
     ·电极距离对试样表面显微形貌的影响第75-76页
     ·试样表面不同区域电化学腐蚀性能分析第76-77页
   ·约束阴极尺寸对微弧氧化放电特性的影响第77-78页
   ·长条形栅网微弧氧化放电特性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大面积微弧氧化成膜特性第82-103页
   ·非同步处理对微弧氧化电特性的影响第82-85页
     ·试验方案及过程第82-84页
     ·再处理时间对微弧氧化电特性的影响第84-85页
     ·再处理电压对微弧氧化电特性的影响第85页
   ·非同步微弧氧化膜层生长特性第85-87页
   ·非同步成膜对微弧氧化膜层结构的影响第87-92页
     ·XRD 相结构分析第87-88页
     ·微弧氧化膜层表面及截面形貌分析第88-92页
   ·非同步成膜对微弧氧化膜层耐蚀/耐磨性能的影响第92-94页
     ·耐磨性能第92-93页
     ·耐蚀性能第93-94页
   ·非连续微弧氧化模式对氧化放电及成膜特性的影响第94-98页
     ·试验方案及过程第94-95页
     ·非连续成膜对氧化电流的影响第95-97页
     ·非连续成膜对膜层厚度的影响第97-98页
   ·非连续成膜对微弧氧化膜层显微结构的影响第98-99页
     ·陶瓷层XRD 分析第98页
     ·陶瓷层SEM 分析第98-99页
   ·非连续成膜对微弧氧化膜层耐磨/耐蚀性的影响第99-102页
     ·不同成膜方式微弧氧化膜层耐磨性能分析第99-101页
     ·不同成膜方式微弧氧化膜层耐蚀性能分析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6章 K_2ZrF_6添加剂对2024 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第103-118页
   ·大面积2024 铝合金约束阴极微弧氧化成膜等效研究第103-106页
   ·含Zr 微弧氧化膜层制备及放电特性分析第106-107页
   ·膜层显微组织结构第107-117页
     ·膜层内外表面形貌分析第107-109页
     ·膜层截面形貌及元素分析第109-111页
     ·膜层相组成分析第111-113页
     ·膜层XPS 分析第113-115页
     ·膜层TEM 分析第115-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7章 K_2ZrF_6添加剂对2024 铝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热性能的影响第118-128页
   ·TG-DSC 分析第118-119页
   ·微弧氧化膜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第119-120页
   ·微弧氧化膜层抗烧蚀性能第120-121页
   ·微弧氧化膜层热阻隔性能第121页
   ·微弧氧化膜层抗热震性能第121-123页
   ·微弧氧化膜层的拉伸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第123-126页
     ·微弧氧化膜层拉伸性能第123-125页
     ·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蚀性能第125-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第8章 大面积微弧氧化装置设计第128-133页
   ·大面积微弧氧化系统总体概况第128页
   ·氧化平台结构设计第128-130页
   ·循环冷却系统第130页
   ·大面积微弧氧化工件处理第130-132页
   ·本章小结第132-133页
结论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0-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个人简历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再制造铁磁性构件损伤程度的磁记忆/超声综合无损评估
下一篇:γ辐射还原法制备钴镍及其复合吸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