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性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体外药物筛选
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9页 |
·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现 | 第8-9页 |
·病原学特征 | 第9-13页 |
·形态学特征 | 第9-12页 |
·附红细胞体的分类 | 第12页 |
·体外培养特征 | 第12-13页 |
·流行病学 | 第13页 |
·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 | 第13-15页 |
·临床症状 | 第13-14页 |
·病理变化 | 第14-15页 |
·致病机理 | 第15页 |
·诊断方法 | 第15-17页 |
·治疗 | 第17页 |
·结束语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性PCR 诊断方法的建立 | 第19-33页 |
·材料 | 第19-21页 |
·血液样本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0-21页 |
·方法 | 第21-27页 |
·压片镜检 | 第21页 |
·染色镜检 | 第21页 |
·DNA 的提取 | 第21-22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2页 |
·半套式特异性PCR 诊断方法的建立 | 第22-23页 |
·目的片段纯化回收 | 第23-24页 |
·目的片段的克隆和转化 | 第24-25页 |
·目的片段与p MD-18T 载体的连接 | 第24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4-25页 |
·筛选阳性克隆子及阳性转化质粒提取 | 第25-26页 |
·挑斑 | 第25页 |
·质粒DNA 的提取 | 第25-26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6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26页 |
·敏感性试验 | 第26-27页 |
·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27页 |
·临床样本的检测 | 第27页 |
·结果 | 第27-30页 |
·压片镜检 | 第27页 |
·染色镜检 | 第27-28页 |
·半套氏特异性PCR 诊断方法的建立 | 第2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8-29页 |
·特异性试验 | 第29页 |
·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29-30页 |
·序列测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30页 |
·临床样本的检测 | 第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关于染色镜检 | 第30-31页 |
·关于检测靶基因的选择 | 第31页 |
·关于基因组的提取和保存 | 第31页 |
·关于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第31-32页 |
·关于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抗猪附红细胞体药物体外筛选试验 | 第33-42页 |
·材料 | 第33-34页 |
·病料 | 第33页 |
·药物及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培养方法 | 第34页 |
·染虫率的计算 | 第34-35页 |
·结果 | 第35-39页 |
·药物用量表 | 第35-36页 |
·药物筛选结果 | 第36-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关于检测方法及染虫率的计算 | 第39-40页 |
·关于药物浓度的选择 | 第40页 |
·关于药物的作用机制 | 第40页 |
·关于药物作用效果的分析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导师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