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低淀粉粘滞性稻米的理化特性及其基因定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符号说明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7页
   ·稻米淀粉的结构与组成第12-14页
   ·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第14-16页
   ·稻米淀粉粘滞性研究现状第16-22页
     ·RVA 谱简介第16-17页
     ·稻米淀粉RVA 谱的特征值与品质间的相关性第17-18页
     ·稻米淀粉 RVA 谱的遗传第18-19页
     ·水稻淀粉的生物合成第19-22页
       ·直链淀粉的合成第20页
       ·支链淀粉的合成第20-22页
   ·水稻低粘滞性淀粉研究进展第22-23页
   ·图位克隆技术第23-25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5页
   ·供试水稻品种第27页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第27-28页
   ·分子标记的分析第28-30页
     ·分子标记的开发第28-30页
     ·微量总DNA 的提取第30页
     ·分子标记的检测第30页
   ·稻米理化品质与结构分析第30-33页
     ·稻米样品的前处理第30页
     ·淀粉的提取第30-31页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第31页
     ·胶稠度的测定第31页
     ·RVA 谱的测定第31-32页
     ·淀粉热力学特性分析第32页
     ·淀粉颗粒形态观察第32页
     ·淀粉晶体X-衍射分析第32-33页
     ·淀粉在尿素溶液中的糊化特性第33页
     ·总淀粉含量的测定第33页
   ·淀粉粒糊化过程的观察第33页
   ·GBSS 蛋白的SDS-PAGE第33-34页
   ·数据分析处理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52页
   ·低淀粉粘滞性品种 S13 的品质表现第35-39页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理化性质的比较第35-36页
     ·抑制α-淀粉酶对 S13 低 RVA 谱的影响第36-38页
     ·S13 淀粉粒的热糊化表现第38-39页
   ·低淀粉粘滞性的遗传第39-42页
     ·S13 与不同水稻品种杂种 F1-2代种子RVA 谱的表现第39-40页
     ·S13/日本晴杂交F2群体内 RVA 谱的分离第40页
     ·S13/日本晴F2世代 RVA 谱各特征值的遗传第40-41页
     ·低淀粉粘滞性基因的剂量效应第41-42页
   ·低淀粉粘滞性控制基因的初步定位第42-43页
   ·低粘滞性稻米中 Wx 蛋白的表达量第43-44页
   ·低淀粉粘滞性稻米的理化性质与淀粉结构第44-52页
     ·近等基因系的选育第44-45页
     ·低粘滞性淀粉的RVA 谱第45-47页
     ·抑制α-淀粉酶对低粘滞性个体RVA谱的影响第47页
     ·低粘滞性淀粉的理化特性第47-48页
     ·低粘滞性淀粉的热力学特性第48-49页
     ·低粘滞性淀粉在尿素溶液中的糊化特性第49-50页
     ·低粘滞性淀粉的晶体结构第50页
     ·低粘滞性淀粉颗粒的形态第50-52页
4. 讨论与展望第52-57页
   ·稻米低淀粉粘滞性的可能成因第52-54页
   ·水稻低淀粉粘滞性的遗传第54页
   ·水稻低淀粉粘滞性基因的定位克隆第54-55页
   ·研究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膝化学成分的研究
下一篇:利用染色体片段替换系定位水稻重要农艺性状Q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