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实用价值 | 第10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0-12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方面的研究 | 第12-13页 |
第四节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关于小学良好班集体建设途径的研究 | 第14-33页 |
第一节 班集体管理研究 | 第14-17页 |
一、班集体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班集体的发育 | 第15-16页 |
(一) 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 第15页 |
(二) 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 第15-16页 |
(三) 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 第16页 |
三、班集体的功能 | 第16-17页 |
(一) 教养功能 | 第16页 |
(二) 教育功能 | 第16页 |
(三) 管理功能 | 第16页 |
(四) 发展功能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实践 | 第17-33页 |
一、目标引领——小学班集体建设中的班级目标制定 | 第17-19页 |
(一) 新时代、新要求 | 第17页 |
(二) 确立总目标,提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 | 第17-18页 |
(三) 遵循规律,目标切实可行 | 第18-19页 |
二、情感教育――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基础 | 第19-24页 |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第20-22页 |
1. 激发学生情感 | 第20页 |
2. 正确运用关爱 | 第20-21页 |
3. 尊重并理解学生 | 第21-22页 |
(二) 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 | 第22-24页 |
1. 设立班级小辅导员 | 第22-23页 |
2. 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 第23页 |
3. 开展班级假日小队 | 第23-24页 |
三、班委培养――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内动力 | 第24-26页 |
(一) 改革班干部选举办法 | 第24页 |
(二) 改革班级干部设置体制 | 第24-25页 |
(三)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 第25页 |
(四) 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合作意识 | 第25页 |
(五) 召开班干部会议,教给学生工作方法 | 第25-26页 |
四、班风建设――小学班集体建设的主渠道 | 第26-29页 |
(一) 引导正确的舆论 | 第26-27页 |
1. 树立榜样 | 第26-27页 |
2. 转反为正 | 第27页 |
(二)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第27-29页 |
五、家校合力――小学班集体建设的保障 | 第29-33页 |
(一) 捧出真诚,收获支持 | 第29-30页 |
(二) 方法不一,沟通及时 | 第30-33页 |
1. 召开家长会、家委会,及时交流、反馈 | 第30-31页 |
2. 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及时进行电话、短信交流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关于小学班集体建设实践中的思考 | 第33-37页 |
第一节 班主任应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 | 第33-35页 |
第二节 现代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挑战性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开展小学班集体建设意义深远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